2022/10/31

全家 8903 台灣超商第二把交椅

  • 2022/10/31: 股價185元, 全家旗下電子支付服務「全盈+PAY」擴大應用, 觀望
  • 2022/09/16: 股價197元, 全家積極佈建充電站, 觀望
  • 2022/09/06: 股價200元, 觀望

全家 電子支付應用再下一城

曾仁凱/台北報導 2022年10月28日 週五 上午4:10
全家(5903)旗下電子支付服務「全盈+PAY」擴大應用版圖再下一城,27日宣布年底將正式加入電子支付跨機構共用平台,上線後將開通「跨機構轉帳」服務,只要打開全盈+PAY,無論是與其他電子支付機構間相互轉帳,或與銀行帳戶轉帳都能輕鬆實踐。

屆時,全盈+PAY也將同步開啟「智生活」的繳付管理費功能,用戶只要開啟智生活,即可轉帳繳納社區管理費,為社區金融應用邁向新的里程碑。

全盈+PAY今年4月開業時,即進駐全台最大智慧社區管理平台「智生活」,成為台灣首個跨場景嵌入應用的電子支付,不僅具備電子支付功能,更可跨通路累兌全家會員點數,接下來隨年底全盈+PAY跨機構轉帳服務與繳付社區管理費功能上線,無現金支付的生活應用場景將臻於完備。

全盈+PAY自今年4月底上線剛好滿半年,根據金管會最新統計,截至今年8月底,全盈支付使用者人數約79.4萬人。全盈+PAY持續擴大應用版圖,朝向今年底150萬會員目標邁進。

上周全盈+PAY也剛宣布攜手富邦產險、台新銀行,分別推出汽機車險投保、快速撥款小額信貸等新功能,跨足微金融服務,動作頻頻。

此外,全盈+PAY去年底就宣布將與國內超市龍頭全聯旗下的全支付「通路共享」結盟,隨全支付已於今年9月1日正式上線,接下來兩者通路串接,對於全盈+PAY的應用範圍擴大及會員召募推廣,將如虎添翼。

全家打造「充電生活圈」, 明年H1前拓20家電動車充電站

2022年9月14日 週三 上午7:19
【財訊快報/記者陳浩寧報導】綠色運輸、共享經濟正夯!全家(5903)積極部署「充電生活圈」。據內部數據顯示,全家機車電池交換站一年協助420萬名騎士節能減碳;服務上線至今累計減碳成效,約等同101座大安森林公園的吸碳量,年底更將擴展據點達200店,為超商通路之冠。同時,首間適用台灣各大品牌CCS電動車的汽車快充站也即將於苗栗「頭份田寮店」上線,並預計於明年上半年拓展至20間。 全家積極佈建充電站,共享行動電源租借站已擴點超過1,300店,密度為超商第一;今年第四季更將率同業之先,於彰化田尾推出首間電動自行車租用測試店,提供低碳移動新選擇,響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11永續城鄉」。

近年電動車使用者逐漸增加,台灣2040年亦將禁售燃油車,全家響應國際臭氧層保護日,攜手合作夥伴特爾電力、泓德能源子公司星舟快充,除希望降低空汙帶來的環境影響,亦看準充電營運商機,要給消費者最佳的生活充電支援,預計年底前佈建5處電動車快充站,明年上半年全台將拓展20店提供汽車充電服務。

全家考量苗栗是全台電動車充電樁相對稀少的地點,與特爾電力合作的首站快充站將落腳苗栗頭份田寮店,將可有效支援南北往來的電動車。

此外,全家旗下經營的商場–竹科科技生活館,為全台首座既有建築改善類鑽石級標章綠建築,節能改善工程投資金額高達1540萬元,投入包含照明更新、節能系統、空調系統更新等,預估年省32萬度用電,而除現有的特斯拉超級充電站,明年亦將攜手中興電工,設置戶外大型通用充電站。

此外,全家擴大與Gogoro Network合作,提供電動機車簡單、便利的電池交換服務。根據統計,2021年Gogoro Network帶來420萬人次集客效果,等同於協助420萬騎士節能減碳。服務上線至今,累計減碳成效約等同101座大安森林公園的吸碳量。全家預計至今年底前,全台將達200店設置設置GoStation,遍及北中南東,為超商通路之冠,有效支援綠色移動。

統一超、全家7月營收雙創單月歷史新高,8月旺月效應可期

2022年8月11日【財訊快報/記者陳浩寧報導】
隨疫情趨緩,再加上持續展店效應,統一超(2912)、全家(5903)7月營收雙創單月歷史新高紀錄,前7月營收也同為同期新高表現。8月在暑假、高溫商機加持下,再加上國旅帶動消費需求,業績可望維持旺月水準。 統一超7月營收255.38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6.31%;累計1-7月營收1643億元,年增9.11%。全家7月營收82.0億元,年增20.2%;累計1-7月營收513.88億元,年增6.7%。

台灣7-ELEVEN歡慶「亞萬門市」開幕結合全門市及關係企業推出優惠活動,並積極掌握暑假及高溫商機、開發差異化新品,帶動鮮食、飲料等類別成長,7月業績持續暢旺;轉投資事業菲律賓7-ELEVEN、悠旅生活(星巴克)、統一精工、統一生活(康是美)、統一百華等,表現亮眼貢獻營收成長。展望後勢,下半年國旅出遊潮與重大節令帶動消費需求,營運動能積極向上。

7-ELEVEN於7月持續透過「會員、點數、支付」3大策略深耕OPEN POINT生態圈,靈活規劃多元行銷活動歡慶統一企業集團7-ELEVEN亞洲10,000店開幕,包含會員滿額贈點、icash Pay滿額立折…等會員專屬活動吸「金」成功,帶動單月會員貢獻營收突破60%、會員活躍度更成長50%。

全家則提到,綜觀7月業績,透過實體店鋪與線上通路的OMO整合經營,以及掌握炎夏季節商機,帶動一般商品成長15%與鮮食成長30%,同時受惠於持續展店、溫升疫情降所帶動的實體來客增長、全盈+PAY助攻會員點數生態圈擴大,整體業績趨勢走高。

「全家」會員數迄今超過1500萬,持續創新優化APP中各式服務,打造OMO便利生活平台。自4月底導入可跨通路支付與累點的全盈+PAY後,會員累兌點即以月增至少一成的速度穩定成長,輔以百大品牌、超過200種商品服務的多元兌點方案,皆有效助攻「全家」會員生態圈擴大及會員黏著度。

邁入8月,統一超表示,夏日高溫及暑期國旅帶動消費需求,掌握父親節、七夕送禮、中元祭祀採購與中秋預購等重大節令,將藉由門市及i預購、i划算、外送平台等線上線下服務串連。全家也認為,高溫、暑假、疫情趨緩、國旅補助上路等,都有助帶動人潮出籠與點燃業績動能。且鮮食新品陸續上市,中元、中秋等節日商機掌握,「超級好賣」開店平台搶攻社群電商經濟,皆可望驅動整體績效。

截至111年7月31日止,7-ELEVEN門市共6523家,全家便利商店總店舖數達4079家。

2022/10/15

交通法規與罰款資訊《假日黃線?紅線臨停?臨停時間?卸貨停車格》以及拖吊..等 等停車資訊

相關文章: 交通法規與罰款資訊《超速照相? 闖紅燈? 跨越雙黃線雙白線?》

關於紅線與黃線: 道路紅線不能停、黃線臨停3分鐘

違規停車者,得依據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56條內容規定舉發,另如駕駛人不予移置或不在車內時,為排除妨礙道路交通之違規停放車輛,改善交通秩序,交通勤務警察、依法令執行交通稽查任務人員或交通助理人員得指揮拖吊車將違規車輛移置保管。

1.禁止停車線(黃線)

第 56 條
汽車駕駛人停車時,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新臺幣六百元以上一千二百元以下罰鍰:
四、在設有禁止停車標誌、標線之處所停車。

用以指示禁止停車路段,即於管制時段(如7-20時),允許車輛因上、下人、客,裝卸物品,其引擎未熄火,停止時間未滿三分鐘,保持立即行駛之狀態。 (黃線停車罰款: 600 ~ 1200元)

暨同條例第55條第2項規定:「汽車駕駛人,臨時停車接送未滿七歲之兒童、行動不便之人上、下車者,臨時停車不受三分鐘之限制。」,另依交通部109年11月13日交路字第1095014465號函釋,對於接送未滿七歲兒童之執法認定原則比照既有接送行動不便之人上下車之執法,相關認定如下:1、僅限於接送期間,不包含等待時間。2、不得在禁止臨時停車(紅)線臨時停車,在禁止停車(黃) 線臨時停車才有不受3分鐘時間限制。3、如果在禁止臨時停車(紅)線臨時停車接送上下車,但是沒有妨礙其他人、車通行之情形,則可視個案具體事實依違反道路交通管理事件統一裁罰基準表及處理細則第12條第1項第5款規定處理;爰如民眾因臨時停車接送未滿七歲之兒童上、下車,其過程中因駕駛人協助其兒(幼)童,拆缷(解除)幼童用座椅之束縛(定位),亦或穿著衣裝、整理學習文具用品等行為,得不受三分鐘之限制,惟前述接送過程期間並不包含等待時間,車輛駕駛人仍需保持立即行駛狀態外,且停放之處所仍有其範圍與限制,倘遵依前揭規定辦理,則無違反道路交通管理事件之虞。

2.禁止臨時停車線(紅線)

第 55 條
汽車駕駛人,臨時停車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新臺幣三百元以上六百元以下罰鍰:
一、在橋樑、隧道、圓環、障礙物對面、人行道、行人穿越道、快車道臨時停車。
二、在交岔路口、公共汽車招呼站十公尺內或消防車出、入口五公尺內臨時停車。
三、在設有禁止臨時停車標誌、標線處所臨時停車。

第 56 條
汽車駕駛人停車時,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新臺幣六百元以上一千二百元以下罰鍰:
一、在禁止臨時停車處所停車。

用以指示禁止臨時停車路段,即於管制時段(如0-24時),不允許車輛上、下人、客,裝卸物品等臨時停車行為。紅線停車罰款: 600 ~ 1200元

3. 紅黃線的禁止停車時間為何?

1.依道路交通標誌標線號誌設置規則第168條規定,黃線禁止停車時間為每日上午7時至夜間20時,如有延長或縮短之必要時應以標誌及附牌標示之。
2.另依該規則第169條規定,紅線禁止停車時間為每日0-24小時,如有縮短之必要時,應以標誌及附牌標示之。
3.換言之,除現場另有標誌及附牌標示外,紅線全日禁止停車,黃線從夜間20時至翌日7時為許可停車時間。

4. 紅線/黃線 違規停車罰款費用為多少?

答:汽車至少300元或600元,看哪個條例。
*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55條規定,違規臨時停車處汽車駕駛人新臺幣300元以上600元以下罰鍰。
*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56條規定,違規停車處汽車駕駛人新臺幣600元以上1,200元以下罰鍰。

5. 紅線內側不壓到線的話, 可以停車嗎?

答:不行, 內外側道路範圍內均不得停車
依道路交通標誌標線號誌設置規則第168、169條規定:「禁止(臨時)停車線,用以指示禁止(臨時)停車路段。」因此禁止(臨時)停車係以路段為管制範圍,而非以禁止(臨時)停車線之左右側來定義,交通部於94.06.21交路字第0940006793函針對紅黃線禁止(臨時)停車範圍亦清楚說明,於劃設有禁止(臨時)停車線之左、右側道路範圍內均不得停車。

6. 黃線臨停時間 可以停多久?

答:3分鐘
依據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3條第1項第10、11款規定「臨時停車」指車輛因上、下人、客,裝卸物品,其停止時間未滿3分鐘,保持立即行駛之狀態。黃線禁止停車處是可以臨時停車的,但必須符合「臨時停車」之定義,即必須是車輛因上、下人、客,裝卸物品,停止時間未滿3分鐘,並保持立即行駛之狀態。

7. 假日黃線可以停車嗎?

答:以現場標誌牌所示範圍為準, 必須要有「假日除外」才能在假日停車!
依道路交通標誌標線號誌設置規則第168條規定,黃線禁止停車時間為每日上午7時至夜間20時,如有延長或縮短之必要時應以標誌及附牌標示之。假日黃線開放停車路段,假日定義: 係指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所登載年度政府行政機關辦公日曆表之「星期六、星期日、放假之紀念日及民俗節日、補假及調整放假日」。不含特定節日及補行上班日。

8. 假日紅線可以停車嗎?

答:不行! 除非天災颱風之類來襲, 才會特別公告停車事項

9. 假日停在黃線為何被拖吊?

1.依據「道路交通標誌標線號誌設置規則」第168條第3項規定:「本標線(黃線)禁止時間為每日上午7時至晚間8時,如有延長或縮短之必要時,應以標誌及附牌標示之。」
2.目前臺北市假日黃線開放停車路段已於交通管制工程處網站上公告(網址為:http://www.bote.gov.taipei/),網站上亦清楚標示(本表僅供參考,實際仍以現場標誌牌所示範圍為準),故除了現場有設置「假日除外」標誌牌面之路段外,其它路段均屬一般黃線,均依「道路交通標誌標線號誌設置規則」第168條規定處理。

10. 家長接送區之禁止停車時間為何?

答:學校當天有上課時, 牌子上三個時段禁止停車, 但可以人在車上的臨時停車; 除了這三個時段或學校當天沒上課其餘時間是可以停車的!
家長接送區之禁停時間依各校上下課時間及周邊道路交通狀況有所不同,惟禁停時間均於兩端禁停標誌牌上顯示。

假日貨車卸貨停車格/貨車裝卸專用區假日是否開放一般車輛停放?

答:依據現場標誌牌面內容標示為準,如果在管制時間以外或假日開放給一般小型車停放,就會於牌面註記裝卸貨專用時段外開放一般小型車停放等字樣; 反之,如果未註記貨車裝卸時間外開放一般小型車停放,則表示未開放一般汽車停放。(資料維護: 政府警察局交通警察大隊)

交通管制常用之「假日」、「假日除外」是何意義?

●假日:係指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所登載年度政府行政機關辦公日曆表之「星期六、星期日、放假之紀念日及民俗節日、補假及調整放假日」。不含特定節日及補行上班日。
●假日除外:即非屬前述「假日」的日子,如:週一至週五之上班日、特定節日及補行上班日。

台北市:如何查詢汽機車被拖吊至何處?需繳交多少費用?需帶那些證件才可領車?

一、除可透過違規停車現場地面書寫之保管場電話、名稱、車號及利用1999市民當家熱線(外縣市:02-27208889)查詢車輛移置保管地點外,亦可透過「臺北市交通大隊車輛拖吊查詢系統」 輸入車號查詢,將回復告知車輛保管場名稱、地址、聯絡電話等資訊。
二、小型汽車需繳交拖吊費900元,保管費100元/半日、機車需繳交拖吊費200元,保管費25元/半日,罰單600元至2,400元;惟車輛經移置至保管場未逾1小時者,免收保管費。
三、領車時應請民眾辦妥下列事項:
(一)出示行車執照及駕駛執照或身分證明文件。
(二)若無行車執照時,須提示車輛原始證明(出廠及檢驗證明)或足以證明該車輛來源之具體可信資料,並填寫切結書。

新北市拖吊作業「移置費」之計算方式如下:

可透過「新北市政府違規車輛拖吊查詢系統」 輸入車號查詢,將回復告知車輛保管場名稱、地址、聯絡電話等資訊。
(一)、以人力行駛之車輛:每輛次新臺幣88元。
(二)、機器腳踏車:每輛次新臺幣175元。
(三)、小型汽車或汽缸總排氣量逾250立方公分(C.C.)之大型重型機器腳踏車:每輛每日新臺幣880元。
(四)、曳引車:每輛每日新臺幣2,640元。
(五)、大型汽車:每輛每日新臺幣4,400元。
(六)、聯結車、拖車、拖架或貨櫃車:每輛每日新臺幣5,280元。
(七)、動力機械:每輛每日新臺幣7,040元。

新北市拖吊作業「保管費」之計算方式如下:

(一)、以人力行駛之車輛:每輛次新臺幣20元。
(二)、機器腳踏車:每輛次新臺幣50元。
(三)、小型汽車或汽缸總排氣量逾250立方公分(C.C.)之大型重型機器腳踏車:每輛每日新臺幣200元。
(四)、曳引車:每輛每日新臺幣500元。
(五)、大型汽車:每輛每日新臺幣500元。
(六)、聯結車、拖車、拖架或貨櫃車:每輛每日新臺幣600元。
(七)、動力機械:每輛每日新臺幣600元。
第1項保管費之收繳,若違規車輛經移置至逾放場未滿3小時者,免收保管費;未滿12小時者,以半日計費。

理財存股筆記《國泰金 2882》 壽險起家的金融業龍頭股

國泰金控成立於2001年十二月,成立初期以國泰人壽為主體,並於2002年起逐步增加國泰銀及國泰世紀產險等子公司,擴大經營版圖,現已成為100%控有國泰世華銀行、國泰產險、國泰證券、第七商銀及2個創業投資公司及一個管理顧問公司的金融控股公司。國泰金控旗下擁有國泰世華銀、國泰人壽、國泰證券以及國泰產險、國泰投資信託等子公司,2015年分佔營收比重如下:國泰世華銀佔31%、國泰人壽佔65%、國泰證券佔1%、國泰產險佔1%、國泰投資信託佔1%。 (其他金融股筆記可參考富邦金or中信金)

國泰金2018年稅後純益518億元,年減9%,每股純益3.95元。主要因為股債市波動大,壽險獲利較前一年顯著下降所致。股東權益報酬率為8.8%,較2017年的10%略為下降。帳面淨值5,293億元,較前一年下降792億元,每股淨值從43.7元降為34元。

心得:

  • 2022/10/16: 股價37.65, 股價開始接近甜蜜點? 從2001~2022年之間, 國泰金的股性與月K線很規律的循環, 低於月K數值低於15表示低檔區接近, 可以開始布局, 雖然不知道何時更跌或何時開始上漲, 至少股價低檔區適合長線投資者! (科技大廠廣達也算是規律跟著月K走) 而 這篇分析也不錯, “拉開近十年的月K圖來觀察,其實可以發現底部大概就是35元附近,包含2020年三月崩盤最低股價就殺到35.3元,另外一次則是2016年六月則殺到35元,接著又觸底反彈,所以如果用技術分析的角度來看,國泰金近十年整理格局就落在35元到55元附近,”
  • 2022/09/16: 股價43, 前八月累積每股稅後獲利(EPS)為3.72元, 而產險子公司的防疫保單繼續慘賠,8月稅後純益僅13.6億元,創2018年12月以來、即44個月的單月新低, 觀望
  • 2022/09/06: 股價44.25, 觀望
  • 2020/03/19: 股價34, 股災大跌, 觀望
  • 2019/09/09: 股價40.95, 國泰金估今年經濟成長率2.2%維持不變, 但需留意明年景氣放緩! 觀望
  • 2019/08/22: 股價39.45, 對於現增200億, 相對來說就是股價有了天花板, 一般說來現增價低於股價10%以上才有賺頭, 觀望
  • 2019/08/13: 股價39.8, 股價轉弱, 自追蹤以來相對低點, 觀望
  • 2019/06/26: 股價42.75, 股價轉強, 國壽則是6/26今天發行100億元的無到期日累積次順位公司債,這次認購對象除了政府四大基金,還有私人銀行的高資產客戶、企金客戶等
  • 2019/06/12: 股價41.9, 股價仍偏弱, 五月因新台幣貶幅近2.3%, 是2015年8月以來單月最大貶幅, 有匯兌收益! 賺到
  • 2019/04/01: 股價44.5, 國泰金去年受到股、債市第4季大幅波動影響,一年金融資產未實現評價損失超過1,247億元,股東權益報酬率降至8.8%。國泰金於3/25法說會上透露,未實現評價損益已全數轉為正數達300億元左右。公布2018年國壽資產配置,國外債券加碼3,110億元最多,國外股票加碼410億元居次,但雙雙減碼國內股債,包括台股減少340億元、國內債券減少180億元。正面
  • 2019/01/23: 股價43.75, 新光金、國泰金、富邦金成外資1月殺盤重心, 觀望是否適合布局
  • 2019/01/16: 股價43.45, 股價從2018年9月開始一路向下, 12月單月大虧稅後淨損41.2億元, 去年獲利EPS第二名4.01元, 觀望
  • 2018/08/22: 股價52.1, 貿易戰好像沒有啥影響..
  • 2018/07/04: 股價51.9, 已於6/26除息2.5元, 股價持續站穩5開頭
  • 2018/03/26: 股價52.8
  • 2018/01/16: 股價56.6 , 股價近期最高點! 股價持續站穩50元以上, 但相對股價處於2008金融海嘯後的高點
  • 2017/10/12: 股價49
  • 2017/09/05: 股價48.85, 今年都維持在47~50左右, 2017上半年稅後純益265億元,EPS2.09元, 國壽獲利達162億元,國泰世華銀行獲利107 億元

2882 國泰金 歷年股利政策一覽表

國泰金前八月獲利年減53% 仍居金控第二

工商時報 彭禎伶 2022.09.12
因為產險子公司的防疫保單繼續慘賠、壽險子公司在調體質,國泰金控12日公告8月稅後純益僅13.6億元,創2018年12月以來、即44個月的單月新低,主要是國泰人壽亦在調整投資結構,拉高經常性收益率及優化股票組合,且國泰世紀產加速理賠,單月自留賠款近55億元。

國泰金控累計前八月稅後純益530.6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53.5%,每股稅後獲利(EPS)為3.72元,依舊是金控獲利亞軍。國泰金強調,下半年進入沈潛期,調整體質,明年第二季產險子公司防疫保單即將全數到期,壽險子公司亦將相關股債部位調整妥適,迎戰市場變化。

國泰金各子公司中,8月以國泰世華銀稅後25億元,貢獻最大,且累計前八月國泰世華銀稅後純益184.7億元,創同期歷史新高,另一子公司國泰投信前八月稅後純益10.8億元,亦是歷史新高。

國壽前八月累計稅後純益444.6億元,仍是同期歷史次高,但8月底國壽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已高達408億元,創歷史新高,今年以來增提近318億元,等於外匯兌換利益逾500億元,算是國壽今年獲利重要支柱,亦代表國壽在避險上今年仍是利益,不是付出成本。

國泰金:明年還會配發股利

2022-09-06 01:22 經濟日報/ 記者陳怡慈/台北報導
美國聯準會持續鷹派升息,壽險公司投資的債券有不小跌價損失,牽動母金控明年股利分配能力。國泰金控(2882)總經理李長庚昨(5)日表示,國泰人壽已經透過縮短持有的債券存續期間等方式來減少衝擊,國泰金明年還是會配發股利,只是發放的股利金額會比較受到影響。

國泰金去年稅後純益1,395億元,每股稅後純益10.34元,今年配發現金股利每股3.5元,前述數字均創下公司成立以來新高。不過,受到美國迅猛升息影響,以今年6月底數字來看,國內15家上市櫃金控當中,九家有壽險子公司者,有五家不具股利發放資格。

金控公司主管解釋,為避免企業虛盈實虧,我國公開發行以上公司能否分配盈餘,採已實現與未實現合併計算,屬於未實現概念的其他權益,如果呈現負數,必須未分配盈餘與其他權益合計,正負相抵後呈現正數,呈現正數的部分才能拿去分配。

以6月底數字來看,有壽險子公司的15家上市櫃金控,國泰金、開發金、新光金、合庫金、台新金,今年6月底的未分配盈餘,與該公司6月底的其他權益,正負相抵後都呈現負數,無法分配盈餘。

李長庚表示,現在到年底還有三個多月,壽險業已陸續透過縮短債券存續期間、加減碼、調整股債比重、調整投資的產業等等,來降低升息對跌價損失的衝擊。

李長庚說,國內大多數好的企業,現金流量都很強,升息可能對某些行業影響大,就像疫情一樣,股價當然受到影響,然而從長期投資來講,好的公司還是值得投資。

國泰金控秉持責任投資先行者精神,力挺金管會的永續金融先行者聯盟,李長庚昨日與國泰人壽、國泰世華銀行及國泰投信總經理共同出席成立大會,要助力台灣的零碳轉型。

李長庚並表示,壽險業淨值大減,一個簡單的檢視指標為,主管機關(指金管會)會不會很緊張。他說:「主管機關看起來很淡定,因為它很清楚,我們所有的資料它都很清楚,剛好財報適用時間點有落差造成外向上誤解,看實質影響其實影響不大。」

2019/09/09 〈國泰金看經濟展望〉Q4經濟氣候轉明朗 留意明年景氣放緩GDP估僅2%

鉅亨網 記者陳蕙綾
國泰金 (2882-TW) 今 (9) 日發布第三季台灣「經濟氣候暨金融情勢」報告,國泰臺大產學合作計畫協同主持人徐之強表示,台灣上半年經濟優於預期,預測 9-12 月經濟氣候有機會由陰轉朗,對今年經濟成長率 (GDP) 估 2.2% 維持不變,但需留意明年景氣放緩,預估明年經濟成長率只有 2%。

徐之強表示,今年上半年台灣經濟成長率優於預期,主要是因為淨外需及民間投資改善,包括:企業轉單、台幣貶值與台商加速回流,上半年台灣景氣在全球需求放緩的背景下表現不弱,因此,預測 9-12 月經濟氣候有機會由陰轉朗。正因如此,徐之強表示,該團隊維持 2019 年台灣經濟成長率預估 2.2%,研判全年成長率有 80% 的機率落在 1.8%-2.5% 之間,優於原本預估的 1.5%-2.5% 區間。

展望 2020 年,徐之強表示,美中貿易戰不確定性仍是全球景氣主要下檔風險,台灣外部需求持續面臨挑戰,加上今年支持景氣的正面力道包括:台商回台生產、政府選前刺激政策等正面效果,明年將逐步減退,整體經濟成長動能可能放慢,該團隊首次預測 2020 年台灣經濟成長率為 2.0%,研判全年成長率有 80% 的機率落在 1.2%─2.7% 之間。

2019年08月15日 史上第2次!國泰金辦現金增資200億 每股暫定27至41元,暫定發行總金額為200億元

記者紀佳妘/台北報導
國泰金(2882)今(15)日公告將辦理現金增資,暫定發行總數為上限10億股,現增發行價格每股暫定27元至41元,暫定發行總金額為200億元,實際發行價格將會以生效後授權董事長訂定,依照程序最快今年12月前可增資完成,這也是國泰金史上第2次現金增資案。

國泰金今天在公開資訊觀測站上發布重訊,將辦理200億元的現金增資,同時也公告參與旗下國泰人壽與國泰世華銀行的私募案各100億元,預期是為了充實資本、強健公司財務體質,提前因應未來波動劇烈的資本市場。

國泰金上次現增是2013年9月,發行3.53億股,以每股36元,募資127.08億元,隨後遇到美國結束貨幣寬鬆政策,顯見國泰金在市場波動前已有所準備,若加上這次現金增資,將是國泰金史上第2次現金增資案。

2019-08-11 民營金控前7月獲利 國泰金賺破400億元暫居冠

中央社 記者劉姵呈台北11日電
金控受惠股息入帳,7月獲利有不錯表現,累計前7月民營金控以國泰金賺破新台幣400億元暫居冠軍,中信金291億元排名第2,不過單月獲利為最高,第3為新光金,大賺逾159億。

除了富邦金外,民營金控7月單月及前7月獲利皆陸續提前出爐,將會在12日全數上傳公開資訊觀測站。受惠股息入帳高峰,大部分金控單月皆有不錯表現,也挹注前7月獲利。

目前暫居民營金控排行榜冠軍的國泰金7月單月稅後純益為新台幣74.6億元,單月獲利僅創今年次高;不過,累計前7月稅後純益突破400億大關,達415.9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3.04元。

國泰金表示,主要是因為有大筆投資台股的股息入帳,趁機進行資產汰弱留強與提列所得稅費用,包括國壽7月因股利入帳挹注,7月稅後賺45.9億元;國泰世華銀7月稅後賺24.7億元。

暫居排行第2的是中信金,7月單月獲利創新高,稅前純益97.73億,稅後純益達87.08億,累計前7月稅後純益有291.03億,EPS1.45元。分析獲利成長主因,中信金表示,台幣、外幣存放款業務成長,淨利差擴大使淨利息收入增加;另外財管、信用卡、聯貸及彩券業務均有成長,帶動手續費收入向上攀升。

暫居排行第3的新光金7月稅後純益大賺52.72億元、年增11.3%,累計前7月稅後純益159.56億元,EPS1.3元。新光金表示,旗下人壽、銀行、證券子公司7月獲利全創今年新高;其中,新壽股息收入單月就賺44.7億元,預估全年股息收入會超過140億元;新光銀方面,因財管手續費收入表現不錯,元富證券也受惠股市成交量增,挹注經紀業務,單月賺2.53億元。

2019-06-23 經濟日報 富邦、國泰金 動能強

記者夏淑賢/台北報導
美國聯準會(Fed)下半年降息機率升高,可能引發熱錢流竄,金控三大權值股兼獲利前三強的富邦金、國泰金與兆豐金,在資本市場可望因降息帶動資金行情,有利三大金控國內外投資操作,同時有大型銀行子公司的獲利支持,具備吸金優勢。美國降息將牽動歐、亞主要經濟體,台灣央行也有降息壓力,資金潮蠢蠢欲動,三大金控權值股將成下半年台股投資市場新寵。

金管會統計資料顯示,5月壽險業因新台幣急貶,首度出現單月匯兌成本為正數,也就是有匯兌利益,富邦、國泰兩大壽險型金控的獲利回神,5月獲利分別較4月大增五成多、1.6倍。富邦金今年前五月稅後純益238.46億,每股純益2.33元,蟬聯金控每股獲利王。

富邦金5月獲利68.85億元,主要受惠富邦人壽5月投資操作穩健及避險表現良好而大賺43.28億元,台北富邦銀行淨利息收入、手續費與金融市場操作也帶動收益成長。

國泰金5月稅後純益112億元,今年來首度單月破百億元,累計今年前五月稅後純益290億元、每股純益2.25元。5月獲利大幅成長,主因國泰人壽大賺86億元貢獻,國泰世華銀行5月稅後純益23.2億元,維持高活存比,存放及手收業務表現平穩,資產品質良好。

兆豐金5月獲利較4月衰退三成,單月獲利20億元,累計前五月獲利124億元,每股純益0.91元。兆豐銀因台股部位評價損失吃掉獲利,但是兆豐銀海外獲利比重下半年可望攀升,各項業務穩健成長,資產品質領先同業,預期兆豐金今年獲利仍將持續成長。

2019/06/07 國泰金5月大賺112億

工商時報 彭禎伶
國泰金控5月獲利大噴發,單月稅後大賺112億元,累計前五月稅後獲利290億元、每股稅後盈餘2.25元,大幅追趕去年的獲利進度。前四月稅後獲利還比去年同期衰退35%的國泰金,在5月靠著新台幣貶值助攻,前五月獲利衰退幅度縮小為10.9%。

國泰金5月獲利大增的主因是子公司國泰人壽5月創三高,即因新台幣單月貶值2.29%助攻下,國壽5月匯兌利益約148億元,創下單月匯兌利益新高;單月提存外匯準備金高達89億元,使得國壽外匯準備金餘額已達294億元,創下歷史新高,有助未來降低匯率對獲利的影響;國壽5月也趁機實現國內外股票利益,5月稅後獲利86.1億元,創下5月同期獲利新高。

新台幣5月貶幅近2.3%,是2015年8月以來單月最大貶幅,各壽險公司海外投資在今年首季已機動調降傳統避險比重,因此出現大量匯兌利益,國壽3月底傳統避險比重約4成,5月單月就出現148億元左右的匯兌利益,依金管會規定要以匯兌利益的六成,提外匯準備金89億元,創單月提存金額的新高。

同時國壽沒有保單停售效應,單月新契約保費153億元,成本並未特別拉高,加上利用波段實現國外股票利得數十億元,單月獲利86.1億元,創國壽15個月來的獲利新高,也是歷年5月的獲利高點,主要功臣還是匯率。

雖然全球股市因中美貿易戰有劇烈波動,影響股票未實現價值,但國壽5月底合併淨值近4,950億元,淨值項下金融資產未實現利益仍逾400億元,還有獲利「底子」。

5月國泰金另一子公司國泰世華銀行稅後則是賺23.2億元,累計前五月稅後獲利105.7億元,比去年同期成長12.6%,屬於「穩穩賺」的獲利引擎。

國泰金前五月稅後賺290億元,在獲利金額上應可維持金控獲利王的寶座,同時第三季就會進入現金股利旺季,一般都是壽險業獲利高峰,只是今年因為中美貿易戰及全球不確定性拉高,各壽險公司要拿現金股利還是賺股票利益,就要看市場變化機動因應,國壽今年也已表示會加大股票波段操作的機動性。

2019-03-26 經濟日報 國泰金好威 帳上虧千億變賺錢

記者葉憶如/台北報導
國泰金去年受到股、債市第4季大幅波動影響,一年金融資產未實現評價損失超過1,247億元,股東權益報酬率也跌破10%、降至8.8%。國泰金昨(25)日於法說會上透露,截至目前最新統計,未實現評價損益已全數轉為正數,達300億元左右。

至於投資人關心的股利政策,國泰金2017年度盈餘每股配發2.5元現金股利。國泰金總經理李長庚表示,投資人還是比較喜歡現金,考量投資人傾向、未來長期發展計畫跟主管機關要求,將多列幾個方案送董事會決議。

國泰金去年稅後純益518億元,年減9%,每股純益3.95元。國泰金發言人鄧崇儀表示,主要因為股債市波動大,壽險獲利較前一年顯著下降所致。股東權益報酬率為8.8%,較2017年的10%略為下降。帳面淨值5,293億元,較前一年下降792億元,每股淨值從43.7元降為34元。

國泰金昨天並公布2018年國壽資產配置,國外債券加碼3,110億元最多,國外股票加碼410億元居次,但雙雙減碼國內股債,包括台股減少340億元、國內債券減少180億元。

國壽避險前經常性投資收益率3.5%,相較2017年3.35%,增幅很大。2018年外幣資產避險成長為1.28%,新錢投報率2.9%至3.3%左右,現金股利去年242億元,年成長2.1%。今年仍持續增加海外固定收益投資,包括股債、高股息部份商品都會增加。不過,國壽金融資產未實現損益餘額從2017年的正516億元到去年底轉為負731億元,一年損失增加1,247億元,資本適足率也降至292%。

鄧崇儀表示,市場波動快又劇大,幸好團隊的投資決定,使今年第1季已回穩,至今回升超過上千億元。國壽發言人林昭廷證實,截至2月底為止已回復轉為正數80億元,最近市場利率降蠻多,今年至今已達到正300億元左右。

談今年海外避險策略,林昭廷說,美國聯準會看來升息機率不高,最差狀況現已不會發生;去年第4季傳統匯率避險比重從69%降至61%,替代避險增加7%,避險策略維持動態調整。

目前國壽外匯變動準備金達206億元,去年底170億元,今年多增提35億元,國壽因此避險多些彈性,仍會考量台幣美元強弱判斷動態調整,避險成本會保持在1%到1.5%區間。

2019/01/21 成也壽險、敗也壽險 新光金、國泰金、富邦金成外資1月殺盤重心

財訊快報
(相關個股:富邦金44.3 國泰金43.75 元大金16.55 新光金8.44 永豐金10.4)
海外資產部位避險成本飆高到 3%,旗下有壽險公控公司去年 12 月自結數均是虧損,連帶淨值恐怕受到投資部位評價影響,上周外資賣超前三檔個股均為大型金控,單周外資賣超新光 (2888) 最多,高達 11.6 萬張,國泰金 (2882)、富邦金(2881) 分別賣超 7.7 萬張以及 5.3 萬張。今年以來,外資持續調節旗下有壽險大型金控股,到上周五 (18 日) 為止,13 個交易日,對於國泰金都是站在賣方,上周賣超 7.7 萬張,合計 13 個交易賣超了 10 萬張,持股比重亦降到 27.13%。

至於新光金為外資賣超張數最多金控股,1 月以來合計賣超高達 20 萬張,13 個交易日只有 7、10 日兩個交易日是買超,其餘交易都是賣超;富邦金為外資賣超「災情」較輕者,儘管上周外資調節 5.3 萬張,1 月以來,外資賣超張數 6.8 萬張,持股比重跌破 3 成,降至 29.66%。

外資調節旗下有大型壽險的金控股,轉進元大金 (2885)、合庫(5880)、永豐金(2890) 等證券、銀行等貢獻高金控股,1 月以來大舉加碼元大金 10 萬張,持股比重上升到 4 成。

2019-01-10 中央社 金控去年底獲利爆雷 3大壽險虧掉百億

記者田裕斌台北10日電
去年前11月獲利表現亮眼的金控業在最後一個月驚傳虧損,包括國泰金控、富邦金控、新光金控共虧掉超過新台幣百億元,整體金控單月也出現虧損。去年12月國際股市表現不佳,讓投資部位大的壽險業負擔沈重,富邦金自結單月大虧50.6億元,其中來自於富邦人壽的虧損就高達55.58億元,除了因投資收入減少外,富邦人壽單月增提30億元的外匯價格準備金,造成虧損主因,累計去年稅後純益維持在480.4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4.55元,穩住連10年金控獲利王寶座。

國泰金在投資部位觸動停損機制下,認列不少股市虧損,加上匯兌成本依舊沈重、年底費用率增加,去年12月單月稅後淨損41.2億元,累計全年稅後純益525.7億元、EPS達4.01元;新光金則是在去年12月認列英國倫敦不動產資產減損18.2億元,加上增提外匯價格準備金4.8億元,單月稅後淨損24億元、累計全年稅後純益守穩百億元之上,約104.57億元、EPS約0.87元。

除了壽險業蒙受鉅額虧損外,銀行業也趁年底增提呆帳準備,其中,台新金控旗下台新銀行增提備抵呆帳12億元,其中包括承作對普天集團應收帳款承購業務可能的損失10億元,去年12月單月稅後淨損2.52億元,累計全年稅後純益129.3億元、EPS約1.09元。至於元大金控旗下元大銀行也因合併大眾銀行,依國際會計準則第36號進行帳列商譽進行減損測試,減損金額14.37億元,使得銀行單月轉虧8.32億元,拖累金控單月稅後淨損3.89億元、累計全年稅後純益186.68億元、EPS約1.59元。

分析師表示,去年底前全球資本市場動盪,造成金融業投資部位評價大幅波動,加上市場普遍對於今年景氣狀況持謹慎保守態度,趁年底大幅增提呆帳準備,讓去年風光了大半年的金控業,在最後一個月陰溝裡翻船。

去年全年金控每股獲利及排名依序為:富邦金、4.55元,國泰金、4.01元,兆豐金、2.07元,中信金、1.85元,元大金、1.59元;玉山金、1.58元,第一金、1.4元,華南金、1.26元,合庫金、1.24元,台新金、1.09元,新光金、0.87元,永豐金、0.84元,國票金、0.72元,日盛金、0.71元,開發金、0.54元。

2018年08月05日 國泰金 兩大金雞犀利

工商時報 彭禎伶
國泰金控(2882)上半年稅後獲利360.3億元,獲利金額是金控第一名,每股盈餘2.71元,兩大子公司國泰人壽、國泰世華銀上半年亦維持穩定獲利能力,各有250.2億元及112.3億元的獲利,依舊扮演金控獲利主要的兩大引擎。

國泰金股價上周上漲0.76%,收在52.8元。從技術線型觀察,國泰金處於50元到56元區間震盪格局,建議投資人依勢採區間操作策略,區間底附近買進,區間頂賣出,惟股價落在區間外後,須改變交易策略,突破區間高點後追價買進,跌破區間底部則宜停損賣出。

2018-06-27 經濟日報 國泰金隱含價值增880億元 EV高過市價四成

記者葉憶如╱即時報導
國泰金控27日舉行線上法說會,公布2017年底國泰人壽之隱含價值(Embedded Value,簡稱EV)為9,440億元,較2016年底增加880億元,成長10%。以6月底前國泰人壽增資後之股數為57億股換算,2017年底國泰人壽每股EV為164.8元,反映在國泰金控股數126億股,每股EV為75.1元,高過目前市價四成以上,股價明顯低估。

國泰金一向在5月法說會公布去年底的隱含價值,但今年因發行特別股7億股,5月處於緘默期,今天公告正式完成籌資420億元,年股息3.55%,發行價格為60 元,全用於國壽強化資本與擴大業務,增資後國壽股數提高至57億股。去年底每股EV數字的增幅較前年的16%少一些,國泰人壽發言人林昭廷表示,去年EV還是有成長,但是只調10%,主要來自向下調整收益率假設,使得這部份隱含價值少了約370億元,主要反應對未來業務成長假設有比較保守一點,2016年的等價投資報酬率為4.5%,而去年底的等價投資報酬率下修為4.43%。尤其是台幣帳戶的有效契約投資報酬率下緣由4%,調降至3.92%。

截至去年底,國泰金調整後淨值為4640億元,較2016年調整後的3920還增加720億元,其中包括不動產增值約320億元,國泰人壽財務主管表示,國壽2017年個體財務之稅後淨利為363億,其中包含43億不動產增值利益特別準備金收回數,考量此43億已反映於2016年底調整後淨值中,故僅反映剩餘的320億。

另外一方面商品結構調整等因素,影響2017年底的新契約價值降至505億元,較2016年底的755億元減少250億元,減幅高達33%,其中最主要來自2016年傳統型保單高峰,至2017轉為利變與投資型保單為主等商品結構與銷售改變影響,也有少部份所得稅率改變及精算與投報率假設改變。至於精算價值方面,2017年底的國壽精算價值為1兆4160億元,較2016年底的1兆3280億元,增加880億元, 以國壽6月底增資後之股數為57億股換算,2017年底國泰人壽每股AV為247.3元,以金控股本換算,每股AV為112.7元,高於2016年底的105.7元,增幅6.6%。隱含價值是壽險公司將淨值、保單價值折現後的「類清算價值」,代表壽險公司若不再經營,此刻手上資產、保單價值,國外壽險股過去股價通常是其每股EV的1.5~2倍,但國內壽險股價明顯低估,以國泰金目前市價約52.8元來看,僅每股EV75.1元的七成左右。

2018年03月23日 設立純網銀 Line、樂天、國泰金有興趣

工商時報 魏喬怡、彭禎伶/台北報導
台灣是純網銀的「處女地」,不管是外商、本土金控都有興趣。金管會主委顧立雄22日透露,有兩家外商曾探詢來台設純網路銀行的可能性,一家是通訊軟體Line,另一家則是日商樂天集團,二家都考量在台有一定利基,金管會4月將宣布開放純網銀的政策,並要訂定審查細節,以公開透明方式評鑑誰能拿到釋出的2張執照。

顧立雄本周確定台灣將釋出2張純網銀執照,資本額100億元,可獲得銀行全面性的業務,他在立法院財委會備詢時表示,目前來探詢的廠商,對拿出100億元資本都沒有太大的問題,金管會只是建議若能跟台灣金融業者合作,通過金管會審查及成功機率會提高。在立委費鴻泰質詢時,顧立雄透露除了Line,還有另一家外國廠商也來探詢有意來台設網銀,顧立雄揭露,是已在台灣設信用卡公司的日本樂天,這些公司在台灣已有一定的利基和商業考量,像樂天在台灣就已有樂天信用卡公司,金管會現在要訂出「純網銀」公開透明的遊戲規則,但最後細節,金管會內部要再明確討論才會定案。

顧立雄表示,4月將會宣布開放純網銀申設的政策,還會公布公開透明的申請審查規範,但何時能正式受理申請,將會但討論及確認是否要修相關法規後決定。國內也有金控對設立純網銀有興趣。國泰金控總經理李長庚昨日法說會時表示,國泰金控有團隊在研究相關的議題,但是因為金管會細節仍未出來,內部還沒有做最後決定。

國泰金昨日法說會則表示,目前也有專門團隊在研究純網銀。
由於金管會初步規畫純網銀的設立比照傳統銀行資本額也要百億元,國泰金控是否會考慮再拿一套百億資本?國泰金總經理李長庚指出,基本上有在研究相關可行性,但細節要等法規出來後確認再說,現在還有很多不確定。是否已有人來探詢合作機會?李長庚表示有各種可能性,因為產金分離的規範下,社群媒體或其他行業要進入網銀,持股會受到限制,而金管會也希望他們找金融業合作,相信會有些機會合作,目前國泰已有團隊在研究相關的可能性。

2018-03-22 國泰金搭升息便車 加碼美債有千億空間

中央社 記者韓婷婷
國泰金控今天召開法人說明會,由於美國持續升息,國泰金表示,海外投資將鎖定加碼美債,還有加碼空間約新台幣1000億元。國泰金表示,今年IFRS 9開帳,讓國泰金淨值增加358億元,其中國泰人壽淨值增加326億元、達4738億元。截至去年底,國壽可運用資金約5.5兆元,投資報酬率約4%,其中,現金及約當現金占比投報率0.5%、國內股票投報率9.1%、國外股票投報率8.3%、國內債券投報率2.1%、國外債券投報率5%、擔保放款投報率1.8%、保單貸款投報率5.8%、不動產投報率2.3%。

外幣放款餘額達2240億元,占比整體放款金額15.9%
國壽表示,由於進入升息環境,未來會持續加碼海外投資部位,其中尤其鎖定美債,加碼空間約還有2個百分點,金額達1000億元。國泰世華銀則是去年調整資產結構有成,截至去年底外幣放款餘額達2240億元,年成長29%,占比整體放款金額15.9%,未來會持續拉高外幣放款比重,美元持續升息也可受惠。

國泰金表示,針對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開放純網路銀行執照,內部評估是否另闢純網銀品牌,不過由於細則尚未出爐,對於非金融業者的持股比例也不明瞭,未來不排除與社群媒體合作。

2018-03-06 國泰金拚綠能 與Green Giraffe攜手擔任海龍2號及海龍3號離岸風場之國內外財務顧問

經濟日報 記者葉憶如/台北報導
國泰世華銀行昨(5)日宣布,與Green Giraffe攜手擔任海龍2號及海龍3號離岸風場之國內外財務顧問,2016年國泰世華銀才與安泰銀、法國巴黎銀行,共同籌組上緯旗下海洋風力發電5年期25億元聯貸案,近年來集團致力綠色金融不遺餘力,屢創新紀錄。

政府計畫透過大規模區塊開發方式,至2030年開發36個離岸風場、總裝置容量達4,000MW(百萬瓦),推估投資金額逾新台幣6,000億元。國泰金融集團打造綠色金融不遺餘力,從 2011 年起國泰世華銀行推出國內首件光電融資,累計至今核貸超過千座電廠,總裝置容量近 3 億瓦 (300MW),市占逾二成,不但是全台最大太陽光電融資銀行,更首創離岸風力發電融資。2016年與其他銀行累積核貸上緯二座風力機、總裝置容量為 800 萬瓦 (8MW),為國內市場第一樁風力融資案,亦是台灣第一件遵循赤道原則規範辦理之融資案,上緯總籌資要達200億元。

國泰世華銀行不單單是全台最大太陽光電融資銀行,全台設三家太陽能分行,國內第一家太陽能分行 – 高雄明誠分行於 2013 年創建,第二家為2014年建置的台南分行 ,台北瑞湖分行於 2017 年加入,三家分行的年產電量達 8.3 萬度,減少碳排量 44 公噸。除了銀行,元月國泰金融集團旗下國泰人壽也創業界先例,打造壽險業最大的太陽能發電系統,與永聯物流、開陽能源合作,在桃園大園物流大樓、自有屋頂上,架設近5,00坪太陽能面板,近日已掛表發電,預計每年發電量可達209萬度,是目前壽險業在國內最大坪數的太陽能發電。

2017-10-10 聯合報 國泰金前9月獲利482億 國壽新契約淨值業界第一

記者孫中英╱即時報導
國泰金控表示,子公司國泰人壽前9月FYP(新契約保費)高達1729億元,前9月FYPE(新契約等價保費)達585億元,都是業界第一,壽險龍頭地位穩固。 國泰金控今天(10日)發布前3季獲利,國泰金控9月單月稅後盈餘達48.9億元,前9月累計稅後盈餘達482.9億元,前3季累計稅後EPS(每股盈餘)3.82元,在已公告金控公司中,獲利領先。

國泰金控選在國慶日雙十連假最後一天公布獲利,包括富邦金和中信金控,預計在明天(11日)公告前9月獲利。國泰金控表示,金控9月稅後獲利 48.9億元,主因旗下兩大子公司、國泰人壽及國泰世華銀行獲利表現穩定。國泰人壽9月稅後獲利27億元,國壽前9月稅後盈餘已達309.7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2%,國壽累計EPS高達5.84元。

國泰金控表示,到9月底,國壽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累計已達95億元,業界最高,9月國壽投資績效良好,淨值再提高到4200億元,也是業界第一。國壽保單銷售持續強化價值導向策略,前9月FYP(新契約保費)高達1729億元,再度拔下頭籌,前9月FYPE(新契約等價保費)達585億元,也是業界第一,壽險龍頭地位牢不可破。國泰世華銀行9月稅後獲利19.5億元,前9月稅後盈餘170.1億元,累計EPS達2.21元。

2017年09月14日 六大壽險公司前8月新契約保費 / 六大壽險公司前8月利變保單占比 / 傳統保單銷售 靠利變型撐場

彭禎伶/台北報導
今年傳統保單只有利變型賣得動。據六大壽險公司統計,除了國泰人壽因主要銷售躉繳型投資型保單,其餘5家壽險公司包括南山人壽、富邦人壽、台灣人壽、新光人壽及中國人壽,今年前8月新契約保費中有7~9成以上都是利變型保單。壽險業者表示,今年的保單責任準備金利率水準,只有利變型保單還能設計出客戶滿意的利率,且初年度虧損不至於過大,如南山人壽、新光人壽利變商品占新契約保費的占比都達9成以上,成為今年最主力保單。

另外如台壽及中壽今年新契約保費中,也各有8成以上是利變型保單,富邦人壽則是近月開始衝投資型保單,其利變型保單約占新契約的7成以上;國壽則是表示,其傳統保單幾乎全部都是賣利變型保單,只是都是分期繳,因此保費占比較低。壽險公司表示,利變保單可以依各公司實際投資報酬率,宣告較高的利率,提升保單競爭力,因此新台幣利變壽險很多都宣告2.6~2.9%,美元利變壽險也都宣告3.6~3.85%,由於美元利變壽險對壽險公司還有自然避險的功效,如富邦人壽、南山人壽及新壽美元利變壽險占新契約保費的占比都已逾30%,南山因還有美元利變年金,占比合計拉高43%左右。
利變型保單雖訴求保戶可以透過宣告利率與保單預定利率間的差額,之後以增值回饋金方式,分享升息的好處,但壽險業者也提醒保戶,宣告利率並不一定保證隨升息往上調高,主要還是必須看各公司實際投資報酬率,如銀行升息,但債券殖利率往下,保單宣告利率未必能跟著提高。也因此,部分壽險公司向保險局爭取,希望能給傳統不分紅保單「生存空間」,即保單責任準備金利率調高,保戶還是能享有固定保證利率的保單,壽險公司也能鎖住資金成本,但保險局表示,現在若賣太多固定利率保單,未來若快速升息,即可能出現解約潮,造成資金流動性風險,且目前依公式並沒有調高責任準備金利率的空間。

2017年09月11日 國泰金 再入選美國道瓊永續指數

魏喬怡/台北報導
永續界的奧斯卡金像獎道瓊永續指數(DJSI)發布2017年評選結果,國泰金控在公司治理、環境、員工、社會等多重面向表現優異,連續三年入選成為道瓊永續指數「新興市場指數」成分股之一,為台灣唯一一家入選之保險公司國泰金控李長庚總經理表示,國泰不斷思考如何成為一家受人尊敬的企業,因此國泰將公司獲利三大成長引擎:「保險」、「銀行」、「資產管理」,對接「永續保險原則(PSI)」、「赤道原則(EPs)」、「責任投資原則(PRI)」等國際永續金融架構,展開全面深化工程。他說,永續國泰,與鄰常在,國泰對於企業永續的期望,就是成為一家「價好、質更好」的公司。

道瓊永續指數是全球十分重要的永續經營績效評估指數,其中包含公司治理、風險管理、環境管理、人力資源發展、商品策略、社會參與等多面向評分指標,並依據不同產業,各有其產業特殊性問項。2017年台灣共計僅有18家企業入選全球及新興市場指數,國泰金控則為其中唯一保險業者。

國泰金控對於永續的投入有目共睹,國泰世華銀行依循赤道原則(EPs),減低大型專案融資開發案對環境、社會的衝擊,是全台第一家赤道銀行;國泰人壽遵循聯合國的永續保險原則(PSI),把環境、社會、治理(ESG)的概念導入保險業務的關鍵流程中,並於2017年發布全台第一本PSI遵循報告。國泰金控更是考量責任投資原則(PRI),成為台灣首家成立責任投資小組的金融業者,運用更多的非財務資訊,來判斷投資的對象。在持續精進的路上,國泰經營面向也交出漂亮的成績單,合併稅後獲利從2011年新台幣113億元,到2016年底繳出新台幣480億元的亮眼成績。同時逐步獲得外資法人的肯定,從2011年外資持股17%,一直到2017年8月達28%。

2017/08/29 國泰金滿手現金2100億將伺機進場瞄準綠能產業

鉅亨網新聞中心
國泰金控 29 日召開第二季法人說明會,受惠資本市場表現優異,截至 6 月底子公司國泰人壽備供出售金融資產未實現利益達新台幣 377 億元,同時,帳上現金部位增至 2100 億元,可謂滿手現金。國泰金強調,由於目前市場評價不便宜,地緣政治風險仍在,短期保留較高現金部位,可以為市場波動作準備,並可隨時等待機會進場,像是投資綠能報酬率不差,台股部分,若有好的公司也會加碼投資。

國泰金今年上半年稅後純益 265 億元、年增 86%,每股稅後純益(EPS)為 2.09 元,其中國壽獲利達 162 億元,國泰世華銀行獲利則增至 107 億元,金控資本適足率(CAR)128.6%,銀行資本適足率(BIS)14.8%、第一類資本適足率 10.8%,國泰人壽風險資本適足率(RBC)308.3%。截至 6 月底止,國壽可運用資金 5.24 兆元,避險後投資收益率 3.9%,其中,現金及約當現金投報率 0.6%、國內股票投報率 8.1%、國外股票投報率 8.9%、國內債券投報率 2%、國外債券投報率 5.1%、擔保放款投報率 1.8% 、保單貸款投報率 5.7%、不動產投報率 2.2%,資金成本則持續下探至 4.17%,海外投資比重雖高達 6 成,但避險成本壓在 1.11% 的低水準。

值得注意的是,國壽今年上半年可運用資金較去年底增加 2386 億元,大部分都沒有進行再投資,現金部位自去年底的 631 億元激增至 2100 億元,國泰金表示,由於今年上半年到期滿期金支出較少,加上實現部分股票獲利,帳上現金占可運用資金比重達 4%,短期會維持目前的水準。此外,截至今年 7 月底,現金股息收入已有 175 億元入帳,未實現金融資產利益也從去年底的 32 億元大幅增值至 430 億元,若比去年同期水準,更增值高達 1200 億元。

至於高達 2100 億元的現金部位要如何去化?

尤其台股已在相對高點,國泰金總經理李長庚則說,金融市場上上下下,高點低點有時也不能從單點來看,要從長期角度來看,雖然指數看起來較高,但從個別公司來看,有些公司營運及收益都不錯仍是投資的標的,也希望台灣有越來越多的好公司可以創造價值,像綠能產業就是國泰金瞄準的好標的之一,雖然目前投資額僅 10 多億元,但未來投資額可望提高至數百億元至上千億元。同時,國泰金也向政府喊話,希望推動公共建設證券化,讓壽險業的資金可以去化。

對於北韓再度試射飛彈造成亞洲股市動盪,李長庚認為,地緣政治對資本市都有短期衝擊,但過去經驗來看,長期仍將回歸基本面發展,只是他也提醒,投資也不能天真以為每次地緣政治風險都會回歸基本面,該做的避險因應措施不能少。面對近來匯市難測,操作更加困難,李長庚則說,除地緣政治,美國總統川普政策也影響美元走勢,目前看來川普態度較傾向維持弱勢美元,而今年上半年雖然新台幣兌美元大幅升值 6%,但國壽避險成本仍控制在 1.11% 水準,若新台幣下半年相對平穩,避險成本可望持續壓在長期目標 1% 左右。

2017.08.23 新頭殼newtalk | 一圖秒看2017金控經營績效 國泰金奪冠

葉宜哲 台北市報導
根據2017年「金控公司整體經營績效評比」結果,國泰金控奪冠。實踐大學講座教授沈中華表示,因應近年來金融體系的發展與政策的改變,金控前往海外拓展的成效越來越重要,「新南向政策」成為金控經營的一個大焦點,今年本評比亦將金控海外策略績效納入評比。負責本次評比計劃的義守大學財金系教授李建興表示,評比對象為國內16家金控公司,整體架構依照「財務績效(過去指標)、經營品質(目前指標)、國內策略績效(未來指標)、海外策略績效(未來指標)以及公司治理(目前指標)」五大構面計算,今年整體績效評比,第一名為國泰金控、第二名是富邦金控、第三名是中信金控、第四名是玉山金控、第五名是第一金控、第六名是兆豐金控、第七名為台新金控、第八名為國票金控。
2017年「金控公司整體經營績效評比」結果,國泰金控奪冠。 圖:今周刊提供

其中,玉山金、第一金名次皆較前一年度提升一名,台新金進步三個名次,國票金更大幅躍升五個名次,首度進入前八強之列。此次總評分方財務績效占總分25%、經營品質占22.5%、海外策略10%、公司治理 22.5%、國內策略20%(其中有5%為FinTech業務發展狀況),由於將FinTech業務發展納入國內策略績效評比,因此國內策略績效評比總分計算權數調整為:平均策略績效分數佔75%、FinTech業務發展狀況佔25%。其中,FinTech業務發展狀況以各金控公司累計至2016年底之專利申請數量來衡量。

在財務績效項目中,前三名分別為富邦金控、中信金控和國泰金控;經營品質項目前三名為國票金控、日盛金控和開發金控。沈中華指出,國票金以證券業為主體,資金需求較小、逾放比低,是國票金控經營品質獲肯定原因。李建興指出,國內策略項目中第一名的國泰金控,因Fintech專利數量達五十二件,與同業相比數量較多,大幅拉升在國內績效評比分數。此外,國泰金控在海外策略部分,透過銀行與保險子公司積極布局中國大陸、東南亞,據點均衡發展,海外策略評分僅次於得分最高的富邦金控,綜合評比之下,國泰金控穩居整體經營績效龍頭。這項評比是由《今周刊》與台灣金融管理學會、高雄市投資與創新管理學會共同主辦

2017/08/10 股息入帳帶動 富邦金/國泰金7月大賺逾百億元

MoneyDJ新聞 2017-08-10 記者 新聞中心 報導
7月金控獲利陸續出爐,在股利發放旺季帶動下,壽險金控兩大龍頭富邦金(2881)、國泰金(2882)7月獲利都大賺逾百億,富邦金因百億股息入帳助攻,7月單月獲利達到154.96億元,創下歷史新高,並推升前7月每股盈餘(EPS)突破3元、達3.34元,從國泰金手中奪回每股獲利王寶座;而國泰金7月單月稅後獲利也破百億、達108.3億元,累計其前七月稅後盈餘372.9億元,仍是金控業累計獲利冠軍。

富邦金: 7月自結稅後盈餘154.96億元,創下單月獲利歷史新高紀錄。累計今年前7月稅後盈餘達341.85億元,每股盈餘(EPS)為3.34元。富邦金指出,富邦人壽7月稅後盈餘達126.69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100%。累計前7月稅後盈餘為212.69億元,年成長10%,主要獲利動能來自於淨利息收入和股利,其中7月份就有高達100.09億元國內現金股利。累計前7月初年度保費收入(First Year Premium)達1,054億元;總保費收入(Total Premium)為3,055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富邦也表示,台北富邦銀行7月稅後盈餘18.37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7%。累計前7月稅後盈餘為104.73億元,年成長3.7%,主要受惠淨利息收益維持良好成長動能。資產品質維持穩健,截至7月底逾放比率為0.19%,備抵呆帳覆蓋率為707.8%。北富銀7月份淨提存1.08億元,主因放款成長使得一般提存增加。另外,富邦證券7月稅後盈餘4.02億元,累計前7月稅後盈餘12.41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5%,主要受惠經紀及承銷業務表現良好。而富邦產險7月稅後盈餘5.02億元,累計前7月稅後盈餘為23.93億元,年成長18%。承保業務及投資表現均維持穩健。

國泰金: 7月份稅前盈餘112.3億元,稅後盈餘108.3億元,累計1至7月稅後盈餘372.9億元,前7月EPS約2.95元,以每股獲利來看居金控獲利第二,但累計獲利絕對數仍贏過富邦金逾30億元。國泰金表示,國壽7月避險操作得宜,單月提列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約12億元,截至7月底餘額達82億元,且金融資產未實現利益在資本市場熱絡下持續增值,淨值已超過4100億元。業務面持續強化價值導向策略,保單銷售以傳統型分期繳及投資型保單為主,7月FYP金額為149億元,前7月累計FYP金額為1,348億元,年成長20%,前7月累計FYPE金額為464億元,累計FYP與FYPE皆為業界第一。國泰金也指出,國泰世華銀行獲利表現穩定,7月維持高活存比及較低之資金成本,存放及手收業務表現平穩,資產品質亦維持良好,7月稅後盈餘21.4億元。

2017-07-12七天達陣 國泰金填息

聯合晚報 記者葉憶如/台北報導
國泰金(2882)挾著半年報亮眼成績,今日盤中一度收復50元大關站上50.2元,在除息交易日後短短第七個交易日,完成填息;同一天進息的富邦金(2881)因失掉獲利冠軍寶座,目前填息幅度僅62.5%,仍緩步向上。國泰金與富邦金均於7月3日除息,也都配息2元,除息交易首日兩檔股票雙雙大漲,不過後續走勢就出現分歧,國泰金明顯填息氣勢旺盛,挾著獲利基本面題材,股價短短七天就完成填息收復除息前的50.1元價位,為今年金融股填息行情立下良好示範;富邦金也緩步填息,今一度站上47.2元,距離除息前的48.45元,約填息逾六成二左右。

國泰金6月單月稅後大賺72.4億元,累計上半年稅後獲利264.7億元,累計每股盈餘2.09元,打敗群雄,在上半年獲利稱王,並繼續穩坐「單月獲利、累計獲利及EPS」三冠王寶座。國泰6月大賺,主因匯率回貶及投資操作佳以及股息入帳,旗下國泰人壽光6月就大賺65.5億,凌駕於所有壽險公司;同時累計前6月國泰人壽獲利已達163.3億、EPS 3.08元,較去年獲利倍增。新南向進度,國泰金旗下國泰世華商銀及國泰人壽共同向馬來西亞申請,以馬幣約10.96億、約新台幣79億元,投資加拿大豐業銀行擁有的馬來西亞全資子行、The Bank of Nova Scotia Berhad(BNSB)100%股權,並由國泰世華及國泰人壽各持股51%和49%,6月中旬已獲金管會核准,仍須馬來西亞主管機關核准,預計在今年下半年可望完成交割。

富邦金6月單月稅後33.2億,金額較少,公司表示包含認列一次性的未分配盈餘稅款18.3億元所致,累計前6月稅後187億元,EPS 1.83元,目前居次。旗下富邦人壽單月賺25.51億元,累計上半年稅後淨利為85.86億元。其他子公司包括台北富邦銀行6月稅後淨利16.28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8%;富邦產險6月稅後淨利3.83億元,累計上半年稅後淨利為18.93億元,年增率19%;富邦證也有12%年增率。

2017年03月30日 信用卡六強 每月刷破千億元

(工商時報)彭禎伶、陳欣文/台北報導
信用卡六強地位確立,國泰世華銀、中信銀、玉山銀、花旗銀、台新銀及台北富邦銀已遠遠拉開與其他銀行的發卡及刷卡量距離,2月最新刷卡金額,6家銀行就破千億元,其中,國泰世華銀已連續5個月每月刷卡金額都能破300億元,站穩刷卡量第一名銀行

Apple Pay強勢登陸,首波有10家銀行獲金管會核准辦理,六大中即有國泰世華銀、中信銀、台新銀、玉山銀、台北富邦銀在29日開辦,銀行業者表示,依據國外經驗,Apple Pay平均綁2張信用卡,誰能成為客戶手機裡常用的信用卡,並且經常刷那張卡,提高刷卡金額,才是下一步要競爭的重點。前6大發卡行中,台北富邦銀2月突然出現12萬多張的停卡量,總流通卡數單月掉了10萬張,北富銀表示,主要是與高雄夢時代聯名卡合約到期,但去年10月就改發富利生活卡給客戶,並提供8大通路天天紅利5倍回饋,以降低聯名卡停卡的衝擊。

在卡債風暴後,銀行從競爭發卡量、循環信用餘額,轉為競爭有效卡量及每月刷卡量,到今年2月底,總流通卡量第一名還是中信銀,以604萬張卡排名第一,且中信銀每月新發卡數明顯增加,2月單月就發出近7萬張,扣掉停卡的3.6萬張,淨增加3.4萬張卡片,近六個月有刷卡紀錄的卡片則有388.8萬張,排名業界第二大。

國泰世華銀近年積極耕耘信用卡市場,到2月底總流通卡量592.85萬張,緊追在中信銀後面,但有效卡數達419.9萬張,拿下市場第一,同時國泰世華銀去年刷卡量3,929億元,就已拿下市場刷卡量第一名,今年前2月每月刷卡量都破300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近18%,繼續坐穩刷卡量第一名寶座。 2月刷卡量,國泰世華銀以315億元拿下第一,第二名是中信銀的249億元,第三名則是玉山銀的216億元,花旗銀則以180億元排名刷卡量第四大,台新銀以171億元排名第五,北富銀則有146億元,6家銀行的信用卡2月單月就刷卡1,278億元,估計整體業界單月刷卡1,800億元。

一個國泰金存股投資的故事: 玩存股 黑手師傅年領80萬股息的祕訣

2014-11-12 謝富旭
49歲的黑手師傅劉福康,股市投資資歷長達20年,這位股市老手在前面18年的時間中,九敗一勝、賺少賠多,卻因為存對一檔國泰金,翻轉虧損連連的命運,並摸索出一條穩健致富之路。

這是國泰金控今年寄送給36萬名股東股利發放通知書的其中一張。股東戶號○一○×××四,基準日持股股數計175.2張,總計配發8.8張以及25.7萬元現金股利。以國泰金目前49元股價計算,這張股利發放通知書的所有人劉福康(化名),今年光在國泰金的股利進帳達68萬8千2百元。如加上長興、永光、聯電、鴻海等其他持股,劉福康今年股利總額超過80萬元。

80萬元,對帝寶的超級有錢人或許微不足道,但對一個鎮日與黑麻麻油汙及重機械為伍、在自助餐夾菜超過100元就心疼的高雄某運輸機械公司黑手師傅劉福康而言,卻是一筆彌足珍貴的財富。11月6日,正式採訪劉福康時,他手上的國泰金已經比配股前的一75張更上一層樓。除了8.8張配股外,劉福康把25.7萬元現金股利悉數買進國泰金,並鑑於黑心油引發的食安危機,把持股三年多的6張統一換成7張國泰金。因此,他目前的國泰金張數達197張,市值965萬元,占他的台股部位7成。能夠存下197張國泰金,許多人可能會認為,劉福康要嘛不是年收數百萬元的大企業高階主管,不然就是擁有龐大祖產庇蔭的好命一族。雖然劉福康目前擔任公司的中階主管,年薪加上年終獎金將近100萬元,但這可是他工作長達27年來,一步一腳印兢兢業業,才有如今的成就。

一張股利通知書 佃農之子搏翻身,靠存股寫下投資奇蹟

從台灣工業技術學院化工科畢業後的他,第一份工作是在大亞電纜當產品研究員,月薪一萬三千元。他說:「我省吃儉用一直到第十年,才在高雄市買了一戶總價二百多萬元的房子,還貸款六成!在同年齡中,財富累積算後段班的。」 至於「好命一族」,則是連邊也沾不到。劉福康自陳,他出生在台南鄉下的佃農家庭。「父母總共生了十二名子女,但家裡實在太窮,其中有兩名因為生病拖延醫治而夭折!」他神情黯然地說。

窮過、苦過的劉福康踏入社會後,想多賺點錢改善家中經濟的企圖心,左思右想,深覺股票投資是翻轉自己窮苦命運的一條途徑。不過,投資股票賺快錢的如意算盤並沒有實現。在投資功課上,劉福安自認為是用功的人。即使所任職的公司過去十幾年因為連年擴產,常常每天加班到晚上十點才能下班;回家洗完澡後,他依然打起精神鑽研各種投資經典書籍。

二十年來賺少賠多 體悟存對一支股,勝過買錯十支股

受訪時,他指著書架苦笑說:「除了專業書外,就屬投資與財經的書看最多,可能是我悟性太差吧,二十年的投資生涯中,除了存國泰金的最近兩年來獲利頗豐(投資國泰金六年來,前四年仍套牢),其餘十八年大體上是賺少賠多!」

在2008年2月以80元買進第一張國泰金之前的14年投資生涯,劉福康已累積約有450幾萬元的股票部位,當時持有開發金(120張)、華碩(25張,減資前)以及持股1至5張不等的長興化工、中鋼、聯電、中華電信等。劉福康說:「我總是把每月存款的二分之一,約1萬至1.5萬元不等,拿來買股票。公司有發績效獎金或年終獎金,也把大部分存下來買股票。」「結婚之後,說服太太加入買股行列,投入金額更增加了一些。」「辛辛苦苦地存了十四年,我精算了一下,其實投入本金將近600萬元。2008年2月,那時台股行情算是相當不錯,加權指數走總統選舉行情來到8000多點,我當時的持股組合仍虧損150幾萬元。」

他回憶:「2008年初,馬英九當選在望,媒體都說,馬當選後兩岸關係將大解凍,壓抑多年的金融股將進入長多格局。」「當時國泰金來到80幾元,老實說,當時我真想一次買它50張,無奈手上股票不是套牢(開發金),就是持股多年卻僅小賺(華碩),當時太太又想換屋,我手上真的沒錢了,東擠西湊勉強才有8萬元,買了一張國泰金,過過媒體所說金融股即將『大爆發』的乾癮。」

第一張國泰金就「住套房」 看好金融龍頭股競爭力,準備長期抗戰

從此,這一張國泰金讓劉福康踏上存股之路。總統大選後,馬英九如所期待當選,豈料選舉慶祝行情僅有一天,至此,台股因金融風暴開始直瀉而下。在國泰金從80幾元跌至60元時,劉福康把換屋後的餘款拿出買4張,把成本攤平至64元。這一攤平,竟讓劉福康「住進了套房」,在他於60元買進4張後,國泰金又如溜滑梯般跌至最低24元。問他有沒有感到沮喪?他倒是自嘲:「哎,我住套房經驗何其豐富,還好啦!」

2009年股市強彈,國泰金一度來到劉福康的解套價位64元,他沒賣,一方面是因為根本還沒賺到什麼錢,一方面則是僅有5張,賣出拿回的錢也相當有限。直到2010年9月,國泰金從60幾元回跌至50元以下,來到46元,他考慮大幅加碼。 劉福康想加碼國泰金的主要理由就出在—-想要處分套牢十年之久的開發金,他說:「開發金是在我1997年賣出長興化工(成本僅20幾元)獲利將近80幾萬元,全部出清轉過去的股票。我當時想,長興賺的是暴利、是機會財,應轉往較穩健的金融股,就選了開發金。沒想到,開發金買進後一路下跌,我一路攤平,竟累積了120幾張。一路攤平的結果,是帳面虧損高達40%以上!」

雖然2010年決定加碼國泰金,也是基於要攤平成本,但劉福康解釋,攤平成本就是有長期抗戰的準備,所以當時猶豫是否要「賣開發金、買國泰金」,迫使他深入思考三個問題:
第一、開發金與國泰金,到底哪一檔適合長期投資?
第二、八元的開發金與四十六元國泰金,哪一個才是低點?
第三、如果四十六元加碼國泰金,股價又續跌怎麼辦?

針對上述問題,劉福康當時的思考結果是:第一、放眼未來,國泰金不論在台灣房地產市場的活化或在中國市場開發,抑或財富管理市場的經營,皆比開發金來得有潛力。 第二、當時八元的開發金是淨值打八折,四十六元國泰金則是當時淨值(約二十一元)逾兩倍,但外資曾指出,如果國泰金分布在台灣各鄉鎮的房地產價值重估的話,每股淨值可達六十至七十元間,加上國泰金往年獲利與配股配息均優於開發金,因此,四十六元國泰金應比八元開發金便宜。

啟動一月存一張計畫 累積五十張後,才有投資股票存在感

最後,如果國泰金續跌,跌至三十幾元、甚至二十幾元時該怎麼辦?劉福康認為,只要資本主義存在一天,就需要保險、需要銀行金融服務、需要商業用不動產,國泰金是台灣的金融業龍頭,況且金融業是特許行業,只要景氣好起來,以國泰金的競爭力,相信獲利與股價也會跟著好起來。「即使股價跌到三十幾元,甚至個位數,我會想辦法加碼,但希望這種情況最好不要發生!」他描述當時的心境。 把問題想清楚後,劉福康把120幾張的開發金認賠出清,所得102萬元股款,全部轉買22張國泰金。處分完開發金後,他索性連手上小有獲利的4張華碩也連帶賣出,額外再買進國泰金17張,2010年底,他的國泰金累積來到45張。

2011年,歐債危機爆發,國泰金不僅40元關卡淪陷,連30元的大底亦告失守。事與願違,國泰金破底的悲劇還是發生了。每天早上劉福康騎摩托車上班,經過高雄市四維路與中華路口的國泰金氣派商業大樓時,原本都是滿心期待地抬頭一望,那時卻是越望心情越沉重!即使如此,他想起2010年賣開發金,以46元買國泰金時對妻子的承諾:「國泰金如果跌破35元,我們一定得想辦法存錢,執行『一個月買一張國泰金』的計畫!」當時他總是為自己這麼打氣:「像國泰金這種績優龍頭股重挫,就是我們升斗小民發財的機會,好股票股價愈低,才是存股愈好的時機!」

劉福康與妻子每月總收入約11萬元,扣除二名子女教育費用、保險、房貸以及家庭各種開銷,每月約可結餘4萬元。國泰金於一一年九月跌破35元後,他開始與妻子執行每月買一張國泰金,一直持續到2013年二月為止。為什麼是35元以下買進,而不是40元或25元?他解釋:「35元買一張就是三萬五,是我能力所及的範圍,並非認定35元就是國泰金的真正底部。」

2011年九月,國泰金又配給劉福康3.6萬元現金股利以及1.2張股票;同年底,他的國泰金張數已累積到51張。他說:「累積50張後,那種投資心態的轉變很微妙,以前我做股票老是希望賺價差,關注重點在股價。50張後,反而著重的是配股配息,股價居於其次!」「50張前,總是祈禱股價趕快漲,讓我趕快賣;50張後,反而希望它盤久一點,讓我能多買幾張,甚至有時候還會希望它再跌多一點,同樣的錢,才能多買一些!」「總之,存國泰金50張之前,總覺得我是在『玩』股票,50張後,我才有『投資股票』的感覺。」

三個投資硬道理 存對股就有「根據地」,享受驚人複利累積效果

問劉福康,為何持有開發金超過100張時,卻沒有這種感覺?他不假思索地說:「差別在於『希望』。」不管是過去的配股配息紀錄,現在的公司體質,未來的發展潛力,開發金給他的「希望感」遠低於國泰金,即使他當時的國泰金依然套牢! 如果說,存國泰金讓劉福康體認的第一個硬道理是:持股夠多(至少五十張)才有投資存在感,因為有存在感,才會更加努力地存股。那麼第二個硬道理就是,透過存對股,他做股票才會有「根據地」,因為有根據地,他才更能對貪婪釋然,更懂得停利;因為有根據地,他才能克服恐懼!此話怎講?劉福康解釋:「一旦你認定某檔股票值得存,值得長期投資,就是把它當寶,為了多累積些寶,你就愈有勇氣去付出代價。」

「我捨得賣掉獲利的華碩與統一,是因為把五十元以下的國泰金當寶,才能斷然停利。我斷然認賠賣掉虧損的開發金,以及後來的介面與新日光、智冠,全部轉買國泰金,也是相信國泰金會把它們先前的虧損給賺回來!」把國泰金當主要存股標的,就如同劉福康征戰股市的戰略根據地,不論進或退、攻或守,國泰金成為他重兵聚集及糧草集結調度的大本營。 劉福康透過存國泰金體認的第三個硬道理則是——存股驚人的複利財富累積效果。他說,「我目前197張國泰金的成本為32元,也就是630萬元。今年的股利進帳(含8.8張配股)計68.8萬元,換言之,股息年報酬率為10.9%。

股市快樂包租公 預設三種情境,進可攻、退可守

劉福康為國泰金設定了三種配股配息情境。第一種情境是,假設國泰金未來五年能維持今年配息1.5元,配股0.5元,五年後如果股價一直維持49元,他的國泰金可望達二八七張,股息年報酬率從今年的10.9%,提升至16.7%。 即使是最悲觀的預測,國泰金未來五年,每年僅發放現金股息1.5元,在股息全數投入情況下,劉福康的國泰金將增至227張,股息年報酬率亦可達5.4%。

國泰金今年每股稅後純益(EPS)可望達四元(一至十月已達三.七一元),如果明年配2元現金,0.5元股利,以49元股價試算,保守可領到88萬元股利,一向有把股利全數投入同一檔股票習慣的劉福康,明年國泰金張數可望增加至214張。劉福康還盤算著,隨著國泰金獲利轉好,股價可能跟著扶搖直上,他計畫如果國泰金漲到60元以上,將賣掉100張,把六百多萬元的成本拿回來,轉買他觀察已久的下一檔存股標的:長興化工、正新輪胎或統一食品。其餘沒賣掉的國泰金將續抱,在這檔股票當個無成本的股市快樂包租公。因為存對一檔股票,扭轉了劉福康原本股票賺少賠多的命運,使財富發揮三級跳的效果。劉福康的故事,不正是存股威力的最佳注腳?

劉福康(化名)
出生:1965年
現職:高雄某運輸機械公司製造部經理
經歷:大亞電纜產品研究員
學歷:台灣工業技術學院(已改制為台灣科技大學)化工科

日友 8341 事業與醫療廢棄物處理廠

  • 2022/10/21: 股價134.5, 股價低點, 持續探底, 觀望
  • 2022/10/14: 股價142, 股價下殺, 但日友 2022年9月合併營收3.06億元 年增8.2%, 觀望
  • 2022/09/16: 股價170.5, 波段持續降低股價, 從焚化爐、廢棄物處理都需要取得特許經營執照,也就是說一旦取得政府核准,可能經營權長達數年,並且會有保證垃圾處理量,可說是能讓公司保持獲利穩定的護城河, 觀望
  • 2022/09/06: 股價173, 觀望

廢棄物量價齊跌,日友今年EPS恐續下滑

MoneyDJ新聞 2022-10-25 09:43:05 記者 邱建齊 報導
受到大陸持續動態清零防疫政策及台灣將居隔及防疫旅館廢棄物從醫廢定義移除,造成廢棄物處理量價同步下滑,事業與醫療廢棄物處理大廠日友(8341)第三季合併營收從第一季10.17億元高峰連兩季下滑至近1年低點,法人表示,第三季本業雙率估呈季減與年減,但因匯兌收益挹注,EPS可望優於第二季的1.76元、相較去年同期的1.97元則略減;中國兩大新事廢雖從第四季開始貢獻但尚不明顯,今年全年營收雖可續創新高,但EPS則恐低於去年的8.47元。

日友7月因彰濱一廠停爐15天整改、單月合併營收2.92億元較有彰濱二廠停爐20天的6月再降1%低於預期,不過在歲修雙雙結束後,8月營收已回升至3.12億元。

法人原預期在大陸山西運城與江蘇宿遷開始陸續挹注、加上台灣事廢稼動率回到8成以上,9月營收可望持續較8月回溫,但除兩個新事廢據點因疫情等因素一路從年初延到已接近年底,又因大陸清零政策除造成事業廢棄物數量減少也使處理價格下滑;此外,北京更換部份產能設備,台灣又不再將居家隔離及防疫旅館廢棄物認定為醫廢,第三季兩岸醫廢處理量也較第二季減少。相對日友9月合併營收為3.06億元,月減2%、年增8%;第三季合併營收9.10億元為近1年最低,季減3%、年增11%;前三季合併營收28.71億元、年增18%。

年處理量7萬噸的江西運城已在7月中正式開爐試運轉並取得臨時許可證,公司表示今年10月就可開始有貢獻,並預期可望在明年3月取得5年期長期許可證;年處理量2萬噸的江蘇宿遷則已於10月取得1年期限的臨時許可證並開始挹注營收;兩大新事廢處理量價同步受到大陸清零政策影響相對不如預期,法人表示,整體上兩大新事廢今年能帶來的貢獻度已不大。

對於第三季即將公告的財報,法人指出,單季營收較第二季下滑之外,醫廢稼動率降低也不利毛利率表現,加上通膨推升處理成本,單季本業雙率估季減且年減,但因人民幣兌換台幣升值帶來匯兌利益,估EPS優於第二季的1.76元、相較去年同期的1.97元則略減。

法人表示,第四季營收雖可望因中國新事廢開始貢獻而較為回溫,但貢獻度尚小、季增幅度應不明顯,今年全年合併營收估較去年的33.54億元年增低雙位數續寫新高,但EPS則恐較去年的8.47元再略下滑到持平之間。

從半導體、3C廢料中淘金

2022-09-15 13:27 聯合新聞網/先探投資週刊
【文/周佳蓉】
全球ESG投資、環保意識高漲,身為半導體重鎮的台灣,該在廢棄物、廢料減量中扮演何種角色?許多業者已經看準商機,為循環經濟的永續目標注入心力。

永續關鍵字ESG(環境、社會責任、公司治理)的概念,自二○○四年聯合國提出以來,已逐漸發揚光大,受到大型國際企業、專業投資機構等廣泛重視,將企業永續指標納入投資、甚至成為企業合作供應鏈的遴選標準之一,例如蘋果、Google等大企業就嚴格要求供應商需對廢棄物處理有個清楚交代;戴爾電腦數年前就開始研發技術,將回收的二手電子產品塑料、碳纖維再製成全新的產品、瑞典家具龍頭Ikea則將海洋塑膠垃圾製成桌巾與抱枕,打造了新商業模式,面對全球節能減碳的環保意識抬頭,循環經濟亦成為眾多台廠布局重點,不少傳產公司大手筆投入相關投資,另外從事環保工程、廢棄物處理的業者,也從中大啖相關商機。

再生循環廢棄處理門檻高
台股當中要找尋循環經濟的相關商機,可概分為兩大類:以處理廢棄物為主業的環境工程公司,如中鼎集團的崑鼎、可寧衛、日友為代表,其二為將回收廢棄物提煉為貴金屬的,如光洋科、金益鼎、佳龍、綠電)、鋼聯等公司。

其中,不少環境工程公司在近年持續擴大營業規模、擴建新廠等,下半年更進入工程認列入帳期,成長動能強勁,下半年有望繳出優於上半年的亮眼成績單;而貴金屬精煉廠則多受國際金屬價格連動,相當程度的影響到營運表現,像是上半年有烏俄戰爭等地緣政治風險上升,凸顯了黃金等貴金屬的避險地位,一度帶動黃金走強,從近一八○○美元衝上二○○○美元,漲幅逾十六%,不過隨通膨持續、美元強勢等原因引發黃金又連續下跌,也直接拖累到相關貴金屬回收公司的營運,七月或八月營收呈現年減或月減的衰退表現。

將一般廢棄物、事業廢棄物處理成再利用的狀態,減少焚化、掩埋,降低環境破壞,是循環經濟的主軸,另外還包括廢棄物清除、固化、焚化及掩埋處理、土壤、水資源整治等業務都是相關領域,算是進入門檻相當高的事業。從焚化爐、廢棄物處理都需要取得特許經營執照,也就是說一旦取得政府核准,可能經營權長達數年,並且會有保證垃圾處理量,可說是能讓公司保持獲利穩定的護城河,不過由於台灣地狹人稠的地理環境,土地取得更困難,資源回收率提升、焚化爐的剛性需求也大幅降低,如可寧衛、崑鼎、醫療廢棄物處理業者日友等已發展海外事業或拓展更多廢棄物處理業務、衝刺循環經濟等投資。

中國醫廢物處理落後 日友:明年營收2位數成長

2022/08/11〔記者黃皓宸/台北報導〕
事業與醫療廢棄物處理廠日友(8341),今舉行法說會,因中國處理醫廢物仍採用「蒸煮」的落後方式處理,日友樂觀看待明年業績,營收可望呈現兩位數成長。

日友的副總楊希聖表示,這幾年受疫情影響,讓中國醫療廢棄物成長約30~40%,但中國在處理醫廢物上,仍以蒸煮處理,相當落後,最好的處理,應是採焚化方式處理,價格也較最便宜,目前日友中國北京廠,處理當地約7成醫廢物,以日友過去在台灣累計多年的廢料處理經驗,具技術優勢。

目前貢獻日友營運比重約20%是北京廠,另台灣雲林廠營運占比約20%,日友表示,未來只要中國運城和宿遷廠能陸續持久運轉,明年營收有把握成長兩位數,其中運城7月中營運,宿遷則因執照還沒有拿到,9月取照後預計開始運轉,下半年二座廠,是日友今年成長的動能。

2022/10/14

投資筆記《巧新1563》鍛造輪框龍頭廠

全球唯四家車廠認證的鍛造輪框廠, 全球第三大;鍛造輪圈產業便具有一定程度的產業門檻,目前具備鍛造技術並通過一定數量車廠認證合格的鋁合金鍛造輪圈供應商,全球屈指可數,前3大除了德國Otto Fuch、美國鋁業,還有就是台灣的巧新

目前相關輪圈產品供應各大車廠(巧新官網提供)
德國 – 寶馬(BMW), 賓士(BENZ), 奧迪(AUDI), 保持捷(PORSCHE), 福斯(VW) , 歐寶(Opel), 富豪(Volvo)
義大利 – 法拉利(FERRARI)
英國 – 賓利(BENTLEY), 捷豹(JAGUAR), 荒原路華(LAND ROVER), 勞斯萊斯(Rolls Royce) , 麥拉倫(McLaren), 蓮花跑車(Lotus)
美國 – 通用(GM), 福特(Ford), 克萊斯勒(Chrysler) , 卡瑪(Karma) , 法拉第(Faraday Future)
日本 – 豐田(TOYOTA) , 本田(Honda)
澳大利亞 – 霍頓(HSV)
等世界級車廠。

心得

  • 2022/10/31: 股價45.60元, 巧新擬買回4000張庫藏股, 波段低低點, 巧新的底盤系統零件業務拓展報佳音,近日成為日系豐田通商的底盤件等合格供應商, 觀望
  • 2022/09/12: 股價52.20元, 巧新旗下雲科工一、二及三廠,目前產能都滿載,但屏東新廠一期產能利用率還不到一半, 目前的巧新,已躋身全球第二大乘用車的鍛造鋁圈廠,僅次於全球第一大的德國奧托·福克斯(Otto Fuchs),並與全球商用車鍛造鋁圈業界一哥美國鋁業(Alcoa),成為全球知名鍛造鋁圈廠。 觀望
  • 2022/08/26: 股價53.20元, 波段低點, 業內營業利益僅0.26億元,年減90.33%,但由於匯兌收益,稅後淨利3.38億元,年增197.32%,每股盈餘1.73元,接近去年全年1.75元, 觀望
  • 2022/01/03: 股價69.60元, 波段高點, 電動車目前佔巧新10%營收, 未來追求輕量化可能增加營收, 觀望
  • 2021/10/04: 股價52.60元, 波段低點, 觀望
  • 2021/05/14: 股價61.50元, 新聞說兩倍沒錯, 但也是因為去年四月太低了! 觀望

    歷年EPS
  • 2021/05/04: 股價66.50元, 公布 3 月合併營收達 7.35 億元,創 2017 年 4 月以來單月新高,第一季合併營收 18.76 億元,年增 34.65%,也創下 2017 年第二季以來新高,顯示疫情趨緩,歐美車廠對客製化輪圈的拉貨動能熱絡,激勵本周股價漲逾 10%,最高來到 75.4 元,創 2018 年 8 月中旬以來新高價。 觀望

巧新擬買回4000張庫藏股 區間價33至79元

The Central News Agency 中央通訊社
2022年10月24日 週一 下午5:43
(中央社記者鍾榮峰24日電)汽車鍛造輪圈廠巧新科技今天公告董事會決議第6次買回庫藏股,預定買回4000張,每股買回區間價格新台幣33元至79元。巧新今天股價走勢震盪,終場收在46.65元,小漲0.11%。巧新表示,預定買回期間從10月25日至12月24日止,預定買回股份占發行股數比重約1.83%,透過興櫃市場交易買入,轉讓股份給員工。

根據資料,巧新分別在2018年執行2次、2020年執行2次、以及今年8月起執行1次買回庫藏股,巧新指出,由於視股價變化及成交量狀況分批買回,因此均未全數執行完畢。近期櫃買市場行情波動較大,櫃買中心推出4項強化宣導措施,其中包括持續鼓勵上櫃公司在資金調度有餘裕情況下,適時實施庫藏股制度,以保障股東權益及強化投資人信心。

根據資料,巧新前5大客戶包括賓士(Mercedes-Benz)、保時捷(Porsche)、BMW、JLR及豐田(Toyota),乘用車鍛造鋁輪圈占巧新整體業績比重約80%,懸吊系統零組件占比約15%,巧新鍛造鋁輪圈產品也已切入26款純電動車和油電混合車型。(編輯:蘇志宗)1111024

巧新、宇隆 9月營收兩樣情

工商時報 劉朱松 2022.10.11
巧新2009年成功打入豐田集團以來,共同合作打造包含IS、GS、NX、ES、LC、LS、LX等七大系列車款的客製化輪圈,累計生產近25萬顆。中部兩家車用零組件廠巧新(1563)、宇隆(2233)9月合併營收表現不同調!巧新受惠於歐美超跑、豪華汽車品牌車廠客戶在傳統暑休淡季後的拉貨力道回溫,帶動9月營收5.29億元,月增13.82%、年減13.85%;宇隆9月合併營收2.76億元,年增1.74%。

巧新9月合併營收5.29億元,主因歐美系超跑與豪華汽車品牌車廠,包括AMG、BMW、保時捷及賓利在暑休後,對於客製化輪圈的拉貨力道逐步提高,帶動雲林廠的產能稼動率回升,推進9月營收呈月增表現,但累計今年前九月合併營收為48.15億元,年減13.02%。

巧新表示,雖全球車用晶片短缺的不利因素仍在,拖累部分美系品牌車廠的新車款推出腳步有遞延出貨情形,但觀察主要品牌車廠客戶,仍積極推出新車款,搶占更多市場份額,助力公司接單與出貨成長無虞。

巧新的底盤系統零件業務拓展報佳音,近日成為日系豐田通商的底盤件等合格供應商,雙方亦積極針對新車款的底盤系統關鍵零件,共同開發設計中,未來可進一步挹注公司營運成長動能。

巧新2009年成功打入豐田集團以來,共同合作打造包含IS、GS、NX、ES、LC、LS、LX等七大系列車款的客製化輪圈,累計生產近25萬顆。展望今年第四季,巧新仍謹慎面對包括升息、通膨,及車用晶片短缺等大環境的不確定因素,但目前觀察在手客製化輪圈訂單明確無虞。

黃聰榮:巧新十年大計 站穩全球二哥地位

工商時報 劉朱松 2022.09.12
乘用車鍛造鋁圈廠巧新科技,長期深耕鍛造鋁圈與底盤件,在歐美知名車廠業界闖出名號,也發展成全球業界規模第二大的公司。巧新董事長黃聰榮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從整體汽車產業的高度來看,巧新的營收還不夠大,如果以能在業界立足為方向,他設定未來十年內,達成年營收10億美元的目標,並成為汽車底盤系統的整合領導廠商。

目前的巧新,已躋身全球第二大乘用車的鍛造鋁圈廠,僅次於全球第一大的德國奧托·福克斯(Otto Fuchs),並與全球商用車鍛造鋁圈業界一哥美國鋁業(Alcoa),成為全球知名鍛造鋁圈廠。

最快明年送件申請上市
在本業蓬勃發展的同時,已登錄興櫃的巧新,對於資本市場的發展也頗有企圖心。黃聰榮說,屏東新廠明年營運有機會損益兩平,公司因此最快明年送件,希望爭取在2023~2024年間轉上市。

業務轉型後的巧新,最大的突破,是從毛利率較低的汽車客戶,切入高毛利的超跑與豪華房車客戶,所生產的鍛造鋁圈產品,供應車廠範圍遍及歐洲、北美及亞洲各地,包括保時捷(Porsche)、寶馬(BMW)、賓士(Mercedes-Benz)、捷豹路虎(Jaguar&Land Rover)、凌志(Lexus)、勞斯萊斯(Rolls-Royce)、賓利(Bentley)、奧迪(Audi)、麥拉倫(McLaren)及法拉利(Ferrari)等近30家知名車廠的一階供應商,堪稱台灣之光。

黃聰榮說,巧新旗下雲科工一、二及三廠,目前產能都滿載,但屏東新廠一期產能利用率還不到一半,主因是,整個設廠計畫需要二年完成,因此目前產能,還沒有辦法百分之百稼動生產。此外,巧新雖已是一線車商的合格供應商,但依規定,客戶產品若要移地生產,都必須重新取得客戶工廠認證,才准在新廠生產。另外,疫情期間客戶也無法來台,進行工廠認證,多少影響公司新廠的訂單排程。

巧新目前員工總人數達1,500人,採取三班24小時生產制,主力設備的鍛造機,斗六廠四台,屏東廠三台;塗裝線部分,則有台灣廠二條生產線、德國一條生產線,專門做輪圈塗裝。因新廠的客戶認證問題,巧新去年實際出貨鍛造鋁圈總量在60萬~70萬顆,產線稼動率偏低。

黃聰榮強調,巧新要承接客戶訂單,第一要認證通過,且從接單至生產,需要時間長達一年半至二年。目前接單能見度最長可看到五年後的訂單,以今年來說,產能利用率至年底沒有問題。

為進一步提升產能,從去年至今,巧新投資金額達10億元,購置近300台的電腦數值控制(CNC)機器設備,安裝在斗六廠及屏東廠,10月機器全部交完,新產能貢獻可望明年顯現。

巧新去年合併營收74.88億元,僅次於2016年合併營收77.04億元,創歷史次高。黃聰榮表示,公司在汽車產業營收還小,要能夠在業界立足,應設定年營收10億美元,作為公司中期營運的目標,希望未來十年達到。目前的第一步是,先要達到年營收100億元,公司將從各領域拓展業務,達成初期目標。

屏東廠建構完成效益可觀
至於要如何實現10億美元的年營收規模,黃聰榮說,策略聯盟是必要的方式,而以併購擴大營運規模的作法,巧新也不排除。具體而言,以目前營運規模來看,要提升到10億美元,須成長4倍,很大一部分,有賴屏東廠區建構完成後的貢獻挹注,屆時,公司最大年營收可提升到新台幣150億元,約5億美元。

至於另外的5億美元,根據巧新的規劃,將由未來新設的工廠貢獻。考量到運輸、時效及成本等問題,新廠將不會繼續在台灣擴充生產基地,巧新評估未來新廠的設置地點,將以接近車廠裝配廠,且具有經濟規模者為優先考慮。

巧新上半年EPS1.73元 近達去年全年水準

2022年8月9日
【民眾網編輯劉家瑜/綜合報導】
全球汽車輪圈領導廠商巧新(1563)於公布2022年上半年之營運成果暨7月營收。7月合併營收為新台幣4.8億元,年減20%。累計2022年1至7月合併營收38.21億元。巧新2022年上半年合併營收為新台幣33.4億元,儘管因疫情蔓延、俄烏戰爭、車用晶片短缺等影響品牌車廠生產排程與拉貨力道,再加上運費居高、屏東熔煉廠歲修及鋁價下跌等墊高營運成本的衝擊,然而美金兌新台幣升值利益加持,挹注稅後淨利3.38億元,稅後每股盈餘(EPS)為1.73元,繳出上半年獲利表現近達去年全年(2021年EPS1.75元)水準。

巧新除權息基準日訂為8月15日,除權息交易日為8月9日,2021年決議配發每股股利2元(現金股利1元、股票股利1元),將於9月8日(現金股利發放日)時發放普通股現金股利共新台幣1.95億元。依照公司法第一六五條規定,公司決定分派股息之基準日前五日內,亦即自8月11日起至8月15日止,停止普通股股票過戶。

展望2022年下半年,雖7、8月為汽車產業傳統暑休淡季,然9月有機會隨著品牌車廠火力全開衝刺下半年銷售表現,將有望創造巧新客製化輪圈出貨量下半年優於上半年的亮麗表現,且全年出貨量仍朝年增率正成長的目標前進。而在其他業務面上,儘管接下來部分品牌車廠之新車款的底盤懸吊件訂單,因新車款延遲推出,而有部分訂單遞延之情形,另近期原物料價格波動也影響客戶需求,但主要客戶Mercedes-Benz、JLR及Porsche等日前都已針對明年新車款進行討論,良好的訂單能見度將帶動巧新三大生產基地產能稼動率提升,當然巧新仍持續優化產品結構、改善製程效率、拉升再生鋁圈出貨量等重要策略實施,以期朝今年全年營運逆勢遞出一張亮麗的成績單。

巧新屏東廠擴產搶攻電動車輪框市場 預計最快2023年送件申請上市

2021-12-10 記者高兆麟/綜合報導
汽車鍛造輪圈廠巧新科技(1563)受惠於超跑與豪華汽車新車銷售市場成長速度優於一般輕型汽車市場,帶動品牌車廠對於公司旗下客製化輪圈產品的出貨暢旺,恰逢第四季汽車產業傳統旺季、品牌車廠因應耶誕假期提前拉貨,挹注巧新雲林斗六廠稼動率持續維持近滿載水準,推進11月營收衝高,達7.6億元、年增36.61%,遞出四年半來單月營收新高的優異佳績。

法人也預估,巧新今年業績可突破76億元,衝歷年次高,並預期巧新明年業績目標成長雙位數百分點,有望挑戰歷史新高。巧新董事長黃聰榮也表示,目前雲林斗六廠已經產能滿載,屏東新廠產能持續擴充,目前已投資逾50億元,首期設計產能已就緒,年產能達30萬顆。另外,黃聰榮也透露,屏東新廠明年有望損益兩平,預計巧新最快2023年申請送件上市。

根據汽車產業諮詢顧問機構LMC Automotive十一月份的報告指出,由於全球車市缺芯,車企犧牲低利潤車型,確保高利潤車型持續產出。加上高端消費者在疫情期間收入影響較小,財富來源(如股市和房地產)也呈積極走勢,推進2019至2021年豪華汽車市場份額將增長2%,占全球乘用車銷量比重將達16%,2021年豪車銷量將達到2019年疫前的歷史最高位,創造相關汽車供應鏈良好的業務拓展環境。

黃聰榮指出,COVID-19為全球汽車產業帶來了空前的影響與挑戰,公司全體經營團隊與員工,加快調整步伐及因應策略,除了員工們健康管理為首先必要重點執行任務外,更加專注在強化開發設計的技術能力、優化產能製程效率、調整訂單接單結構等,並積極正面面對運費高漲、新台幣匯率波動等負面因子的干擾,加上再生料去化得宜,使得在客戶拉貨力道提升下,貢獻巧新累計今年前11月營收達新台幣69.44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43.28%,可見公司近兩年來重振旗鼓,已創造整體財務、業務等全方位穩定健康發展。

不僅如此,巧新全力執行深化豪華品牌車廠經營之策略,除了在歐美超跑、豪華汽車品牌車廠新案開發滲透率持續提升外,多年耕耘的日系豪華車廠也加大下單力道,近期已通過巧新屏東新廠之認證並開始量產出貨,推升來自日系品牌車廠營收自2019年以20%以上年複合成長率的速度提高,有助巧新實現分散客戶、降低市場集中風險,擴大整體業務規模。

此外,根據BloombergNEF預估2021年全年,全球電動車(含PHEV)銷售份額將從4%成長到6%,並在2022年進一步上升到8%,如今電動車的電池重量就佔了車重的一半,而巧新的鍛造輪圈符合電動車輕量化的需求,目前來自電動車輪圈營收占輪圈營收的比重達10%,將有機會隨著電動車的銷售成長,提升公司於電動車市場的份額。

展望2021年第四季,巧新維持審慎樂觀看法。看好隨著疫苗施打進度穩定,全球消費能量將持續成長,消費者對於超跑、豪華車保持一定需求量,包括賓士、保時捷、豐通、Jaguar、BMW、賓利、及Volvo等超跑、豪華品牌車廠客戶也積極推出新車款搶攻年底及2022年新車市場占比,將帶動超跑與豪華汽車市場銷售、展現良好成長的態勢,巧新將憑藉著品牌車廠高度信賴肯定的工藝技術與品質,積極提升於單一品牌車廠新車款輪圈開發的滲透率,以及開拓與更多品牌車廠合作的機會,同時為滿足客戶的訂單需求。

巧新也指出,公司也已於今年第三季起陸續於雲林及屏東廠擴增CNC機台,期待新訂單與新產能加入,以及解封後加速客戶驗證屏東新廠的腳步,將創造巧新未來中長期營運良好之成長動能。

巧新4月營收6.45億元 年增2倍

2021-05-10 17:59 經濟日報 / 記者邱馨儀/台北即時報導
巧新科技(1563)4月合併營收6.45億元,受惠於主要客戶對於旗下客製化輪圈備貨力道穩定,挹注巧新4月合併營收較去年大幅年增2倍,創近五年來單月營收同期新高的記錄,累計2021年1至4月合併營收為新台幣25.2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56.68%。

巧新表示,去年同期歐美地區因疫情封城影響整體單月營收基期表現外,今年受惠於歐美地區主要超跑、豪華汽車品牌車廠客戶的拉貨力道增溫,主要車廠客戶追量積極回補庫存水位,貢獻巧新雲林斗六廠之產能利用率連續八個月維持在近滿載的高水位,是巧新今年4月營收大幅年增且改寫近五年來單月營收同期新高記錄的主要原因。

巧新進一步表示,目前公司已手握10家品牌車廠共14款電動車的客製化輪圈量產實績,其中,全球熱銷電動車款Porsche Taycan也是巧新主要客戶之一,Taycan第一季全球交車數量達9,072部,占Porsche全球交車數比重達12.6%,不僅可見豪華汽車品牌的消費族群傾向購入電動車的意願較高,亦凸顯車廠運用鍛造輪圈提升輕量化及多元設計的需求也較為強烈。目前客製化輪圈來自電動車的營收比重已超過10%,巧新將隨著主要客戶電動車款熱銷進而催動對於客製化輪圈的拉貨力道,將創造來自電動車的營收比重攀升,並對整體營運帶來正面的挹注。

下半年新車款積極推出、各項刺激消費者購車優惠政策與車廠促銷活動等,皆創造汽車供應鏈良好的銷售動能,尤其在電動車方面,更是品牌車廠積極布局的重心,巧新除了持續與主要客戶密切運用複合多元材料、結合空氣動力學等發展輕量化客製輪圈,藉以伴隨主要客戶的需求增溫,拉升電動新車款搭載公司鍛造鋁圈的覆蓋率。

《興櫃股》巧新去年EPS1.14元 擬配息2元

2021/04/22 時報資訊 莊丙農
巧新(1563)公布2020年營收54.41億元,營業利益3.81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業主淨利2.22億元,每股盈餘1.14元,擬配每股2元現金股利。

巧新去年上半年受疫情拖累,海外客戶封城停工影響,上半年每股虧損0.97元。下半年陸續解封後,客製化輪圈出貨逐步回升,尤其在超跑、豪華汽車品牌車廠需求上,已較去年上半年增加許多,雲林斗六廠產能利用率從去年9月以來維持近滿載。

業外部分,鋁價回沖的利益,抵銷雖然台幣升值不利因素,下半年轉虧為盈,第3、4季合計稅後淨利4.12億元,每股盈餘2.11元。

電動車方面,目前已交貨的電動車款包括Porsche Taycan、Jaguar I-pace、Ferrari Stradale、Volvo XC60、Lexus LC500及Bentley Bentayga陸續接到客戶持續增量需求。MIH聯盟於3月首次舉辦會員大會,宣佈電動大巴(E-Bus)將在2022年量產上市、C級距電動車(Model C)將在2023年量產上市,巧新為鴻海MIH聯盟的鍛造鋁圈合作廠商,已開始積極討論新款電動車的客製化輪圈的相關細節。

巧新董事改選 公司派全拿

工商時報 劉朱松 2020.11.15
全球第三大鍛造鋁合金輪圈廠巧新科技14日召開股東臨時會,改選9席董事。由於和大董事長沈國榮無意爭取巧新董事席次,加上巧新創辦人家族之一的魏家大股東支持,讓巧新公司派拿下6席董事及3席獨董,現任董事長黃聰榮續任董事,兩位重量級的獨立董事-前政大校長鄭丁旺、前法務部長施茂林也雙雙續任。

巧新股東臨時會無異議通過各項討論事項之外,重頭戲是完成董事及獨董改選。新任董事計有黃聰榮、永名投資、正億企管顧問、光立汽車、豪旺投資及輝創投資等6席;鄭丁旺、施茂林及曾任職華銀的劉克昌出任獨董。巧新創辦人家族之一的魏家大股東魏隆誠、魏隆評兄弟支持公司派,成為巧新公司派全部拿下9席董事的關鍵因素。

巧新是特斯拉(Tesla)輪圈供應鏈廠商,曾供貨Model S電動轎車及Model X電動休旅車的鍛造鋁圈。2019年首度成為保時捷首輛電動跑車的鍛造鋁圈供應商,未來還會積極布局電動車鍛造鋁圈市場。

黃聰榮表示,Tesla的鋁合金輪圈多數採用鑄造製程,巧新採用鍛造製程,鍛造鋁圈價格是鑄造鋁圈的兩到三倍,巧新希望鍛造鋁圈價格可壓低至鑄造鋁圈的1.5倍,屆時,巧新鍛造鋁圈報價就非常有市場競爭力,巧新將規劃爭取Tesla新款電動車所需鍛造鋁圈。

黃聰榮透露,今年正式營運的屏東新廠設置「淨成形專用生產線」,可縮短生產製程時間,大幅降低成本,已獲得三家主要豪華汽車品牌車廠的認證;另有多家豪華汽車品牌車廠,正進行後續認證作業。

此外,屏東新廠也是公司唯一擁有熔煉製程的工廠,近期旗下再生鋁料,成功獲得戴姆勒(Daimler)與飛雅特克萊斯勒(FCA)兩汽車集團認證,將加快爭取其他客戶使用率,以期減緩下腳料庫存的增加幅度。

黃聰榮強調,屏東新廠未來二年內營運若達損益兩平,巧新要從興櫃積極推動申請股票上市。

巧新2020年下半年營運逆轉勝 全年度營運轉盈

2021/04/22 工商 劉朱松 、雲林
巧新科技(1563)21日董事會通過2020年度合併營收54.42億元,營業淨利3.81億元,稅後淨利2.22億元,EPS為1.14元。尤其,巧新2020年下半年營運逆轉勝,特別搶眼。巧新22日表示,公司2020年下半年合併營收30.87億元、年增8.97%,稅後淨利4.12億元、年增3.48倍,EPS為2.11元,優於2019年同期的0.48元,一掃去年上半年營運虧損的陰霾,成為去年度營運,由虧轉盈的最大關鍵。

巧新董事長黃聰榮22日表示,考量公司財務體質健全,將營運成果回饋全體股東,除了去年度盈餘配息外,也提撥部分累計未分配盈餘,作為股利分配之用,因此,21日經董事會決議通過2020年度股利,擬配發每股2元的現金股利,股利配發率高達175%,連續7年每股現金股利,皆保持在2元以上的水準,以21日成交均價71.29元計算,現金殖利率達2.81%。

展望2021年上半年營運,巧新對於整體營運保持成長態勢深具信心,受惠於全球疫情逐漸趨緩,各國經濟振興政策陸續出籠,加上超跑、豪華汽車品牌車廠包括戴姆勒集團、捷豹(JAGUAR)、豐田、福斯集團,及寶馬(BMW)等積極推出休旅車車型、新能源車,及電動車等積極搶占更多的市場份額,創造主要客戶在新車銷售市場的表現持續回溫,驅動巧新客製化輪圈出貨暢旺。

尤其是歐美品牌車廠,更是明顯積極回補庫存水位的情形,加上新客製化輪圈的訂單加入量產排程,不僅貢獻巧新今年第一季營收達18.76億元、年增34.65%,亦推進公司旗下客製化輪圈開拓市場範疇的接單動能,挹注巧新今年上半年的整體營運向上成長的態勢明確。

巧新2020年度合併營收54.42億元,營業淨利3.81億元,稅後淨利2.22億元,EPS為1.14元。巧新說,2020年下半年合併營收30.87億元、年增8.97%,受惠於歐美及日系超跑與豪華汽車品牌車廠主要客戶在暑休後拉貨力道強勁,帶動整體訂單及出貨狀況有良好的表現,營業淨利6.53億元、年增91.28%。

巧新2020年下半年營運,雖面臨新台幣升值的不利因素,而產生業外匯兌損失,但去年下半年稅後淨利4.12億元、年增3.48倍,EPS為2.11元,一掃上半年營運虧損的陰霾,繳出去年度營運由虧轉盈的成績。

巧新分析,公司2020年下半年毛利率、營業利益率、稅後淨利率,分別為31%、21%、13%,上述三率勁揚的主因,主要是受到客製化輪圈的出貨暢旺,尤其來自超跑、豪華汽車品牌車廠需求,更是明顯增加,挹注巧新雲林斗六廠產能利用率,去年9月以來始終維持在近滿載的水位,加上鋁價回沖的利益,因而增加營運的獲利空間。

涉內線賺1800萬 汽車頂級輪圈商總座跳槽還挖走40人

2020-04-26 15:14聯合報 記者林伯驊/高雄即時報導
知名鍛造輪圈的供應商巧新公司3年前驚爆高層內鬥,總經理石呈澤憤而請辭並跳槽健信公司,更涉趁相關重大消息未曝光之際,大量脫手巧新的股票,並與郭姓女友多次買進、賣出健信股票大賺1800多萬,全案一審依內線交易罪判石2年、郭女1年半,都宣告緩刑。檢方上訴批石挖走巧新40多人,素行難認良好,二審仍維持原判,可上訴。

判決指出,石呈澤(57歲)原任職雲林縣的巧新科技公司,2006年升任巧新總經理,在金融海嘯期間帶領巧新轉虧為盈,躍升為全球第二大、亞洲規模最大的汽車頂級鍛造輪圈供應商,主要客戶是勞斯萊斯、保時捷、法拉利、賓士、BMW 等頂級跑車廠,在輪圈產業占有舉足輕重地位。

不料2017年間,與石呈澤理念相近的張姓董事被逼退後,他已萌生退意,又不滿公司將上半年度績效衰退及擴廠進度延遲等問題都歸咎他,架空他的職權,當年7月6日確定辭職,但石卻於8月9日公司發布重大訊息前,賣出198仟股讀巧新公司股票,不法獲利674萬3074元。

石呈澤同年8月10日,正式受邀加入也是輪圈製造業的健信公司,擔任總經理,他又於消息曝光前,大舉買進291仟股健信的股票、公開後賣出而大賺803萬6000元;石的郭姓女友也以此方式,獲利366萬元。

石呈澤後來主動向橋頭地檢署自首認罪,郭女到案後也認罪,並在一審期間,2人跟同案另2名被告與巧新、健信談妥連帶賠償5767萬4000元,並實際付了3772萬6581元,依2個內線交易罪判石2年徒刑,1個內線交易罪判郭女1年半,另考量已知警惕,宣告石4年須付國庫180萬、郭女緩刑3年付50萬。

檢方依巧新公司的具狀上訴指出,石呈澤轉戰健信公司,疑有洩漏巧新公司工商秘密之嫌,且還挖走巧新40位優秀員工,其中至少有5 、6 位關鍵人物,已造成巧新莫大損失及困擾,加上石、郭女另遭雲林檢方指揮偵辦違反證券交易法、背信等罪嫌,都難認有悔意或素行良好;二審合議庭認為,此案僅針對內線交易部分,公司間有無惡性競爭、互相挖角的情形不是論斷範圍,也無另遭偵辦的事證,駁回檢方上訴。

聯電賣巧新股 共賺9億

2017-08-26 00:48 經濟日報 記者謝佳雯/台北報導

晶圓代工二哥聯電(2303)昨(25)日第三度公告處分巧新持股,目前旗下宏誠、弘鼎持股數均為零,並為聯電第3季帶來業外收益超過9億元。

據巧新今年年報顯示,聯電旗下創投只有弘鼎擠進前十大股東名單,持股張數約3,716張,持股比例1.87%。

聯電昨日公告,旗下弘鼎創投在7月28日至8月25日間,累計處分巧新股票約3,406張,平均單價是94.06元,總交易金額3.2億元,處分利益逼近3.04億元。

聯電最早於7月27日代弘鼎創投公告處分巧新持股1,780張,處分均價為169.87元,交易金額3.02億元,處分利益2.94億元。

8月24日,聯電又公告旗下宏誠創投處分巧新股份近1,930張,處分均價164.36元,處分利益3.07億元;完成處分後,宏誠不再持有巧新股分。

聯電昨日再度公告由弘鼎創投處分巧新持股3,406張,等於是第三波賣股。據聯電公告,在完成這一波處分後,弘鼎創投對巧新持股降至為0,代表已經全數出清。

據聯電公告,這三次出售巧新持股,將為本季業外帶來超過9億元收益,對每股獲利貢獻約0.07元,算是不無小補。

聯電旗下的宏誠與弘鼎分別持有巧新股票長達十年之久,過去就曾陸續處分。聯電強調,投資巧新是策略性投資,處分持股也是基於獲利目標已到,無法評論手上是否仍有巧新持股。

巧新是鍛造輪圈大廠,前總經理石呈澤在本月初閃電辭職,近日確定轉戰同業健信,加上後續有兩席董事請辭,衝擊公司股價,8月股價失守百元價位,一度重挫逾三成,也造成聯電手上持股越賣越低價。

巧新(1563)前總座石呈澤 轉戰健信(鍛造鋁合金輪圈)

工商時報/劉朱松/台中報導 2017年08月25日 04:11
國內知名輪圈廠,掀起挖角戰!鑄造鋁圈大廠健信科技(4502)昨(24)日經董事會決議通過,聘任鍛造鋁圈大廠巧新科技(1563)前總經理石呈澤,出任健信總經理,25日正式生效。原兼任健信總經理的吳政哲,仍續任公司董事長。

相較巧新的鍛造鋁圈價格,屬中高價位,健信的鑄造鋁圈價格則屬中價位,健信希望由鑄造鋁圈跨足鍛造鋁圈市場,103年在友人介紹下,石首次與健信董事長吳政哲見面。

隔年,石也參與健信私募方式發行普通股案。目前石持有健信股票1,055張,持股比率2.49%,若加上親朋好友的持股,股權比重還更高。

吳政哲今年6月27日又出任鋁合金件上市公司瑞利工業(1512)的董事長兼總經理,藉以擴大鋁合金事業布局,石呈澤則於25日正式出任健信總經理,將成為吳的左右手。

52年次的石呈澤,在巧新任職長達19年,以業務及技術見長。2008年,巧新營運受到金融風暴的衝擊,在石呈澤的主導整頓再出發後,終於巧新浴火重生,且去年8月股價更攻上229元,創歷史股價新高。

石呈澤離開巧新後,已減少個人的巧新持股,目前持有巧新股票約1,700張,持股比率0.85%,若加上親朋好友的持股,合計約占5%。

健信的前身是源恆工業,是以鑄造輪圈為主,主要合作廠商,包括日本鈴木汽車、北美GM、澳洲福特、澳洲HOLDEN(GM)等;國內合作廠商包括中華汽車、裕隆汽車、太子汽車等,一般轎車或商用貨車的輪圈大廠。為開拓更多客戶,是吳政哲禮聘石呈澤的主因。

石呈澤本月9日以家庭因素及個人生涯規畫為由辭職。其實石離開巧新,事前已有蛛絲馬跡可循,石的好友張明峯以本身業務繁忙為由,今年6月20日率先辭去巧新董事。與石友好的包括曾任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醫療器材與光電設備處長吳春森及林重榮,也分別辭去巧新獨立董事及監察人。

巧新(1563)二席董事請辭 股價重挫

經濟日報 記者黃淑惠╱即時報導 2017-08-23 12:57
巧新日前總經理石呈澤請辭後,昨天公告原有八席董事,有二席提出請辭,董事變動已達三分之一必須公告,公司近日就會公告要召開臨時股東會,選出新任的董事。今天巧新的股價再度重挫,盤中最低來到77.39元,跌幅達12%。

興櫃汽車零組件巧新,為全球市占率第二名的輕量化鍛照鋁圈製造商,在全球超跑品牌車的市占率更是全球第一,今年3月17日股價最高來到195元,隨著市場傳出內部股東傳出歧見,股價也一路走低,隨著董事正式請辭達三分之一後,股價來到低點。

巧新原來有8席董事,7月3日有一名董事張明峯基於本身業務繁忙,已經提前辭去董事一職,九席董事剩下八席,昨天又有二名董事辭職,包括石呈澤及吳春森,所以人數減少達到三分之一必須公告。

巧新(1563)德國新廠 下半年投產

工商時報/劉朱松/雲林報導 2017年07月05日 04:10
全球鋁合金鍛造輪圈大廠巧新科技(1563),最近加快海內外設廠動作,以利塗裝產能去瓶頸及增產輪圈。巧新昨(4)日表示,新設的德國斯圖加特(Stuttgart)廠,共投資1,200萬歐元,從事鋁合金鍛造輪圈的塗裝製程,下半年可投產,就近供應包括賓士等歐洲客戶鋁合金鍛造輪圈訂單。

另外,巧新計畫投資60億元,分期在屏東加工出口區,籌設鋁合金鍛造輪圈廠,因其設廠細部規畫已出爐,公司最近加快設廠動作。

至於巧新去年交給美國特斯拉電動車(Tesla Motors)的鋁合金鍛造輪圈,每月約幾千顆,但因Tesla認為輪圈售價太高,加上巧新的輪圈產能吃緊,因此,公司今年已不再供貨。

巧新去年度鋁合金鍛造輪圈銷售量約77萬顆,今年度預估銷售量逾80萬顆,另底盤零件50萬件以上。因有上述兩座新廠的加持,法人預估巧新2020年後的鋁合金鍛造輪圈年產能,可倍增至150萬顆以上。

巧新表示,德國Stuttgart股本425萬歐元,巧新占74%股權,新廠地點位於大客戶賓士廠附近,未來以從事塗裝產線為主。  新設的屏東加工出口區新廠規畫案,占地面積近3萬坪,共興建A、B、C及D區廠房。為讓屏東新廠可如期投產,巧新明年初將先爭取新廠通過TS16949認證,以利明年下半年量產。

特斯拉的頂級輪圈廠巧新(1563)

萬寶週刊【撰文/張志誠】2016-04-08 14:43

世界級超跑品牌車廠一致認可的輕量化鍛造輪圈大廠,同時也是台灣之光的巧新科技(1563)相信投資人一定都不陌生,不僅在興櫃市場是百元俱樂部的高價股,前幾期周刊中也才剛提到過,竟然在春節期間的2月份仍創下營收新高,非常驚人。此次適逢4月6日將在世貿一館展出的台北國際汽車零配件展覽會,相關汽車零組件股勢必再掀起一陣話題,便趁這機會分享巧新的最新資訊給投資人。

頂級超跑的御用輪圈廠

巧新營收有8成來自鍛造輪圈,另外2成來自底盤,輪圈業務巧新首屈一指的地位無庸置疑,在頂級車的輕量化鍛造鋁圈已是市占率第1名,包括北美3大車廠、歐系Jaguar、雙B等等,跑車部分像是Ferrari、Porsche許多車款都由巧新獨家供應輪圈,最近當紅的Tesla也是巧新的客戶,去年獲得ModelX訂單並開始出貨,量能都不斷再追加當中。以高階車種或是當前趨勢的電動車來說,輕量化都是越來越重要的考量,巧新也憑著在輕量化工藝製程上的優勢不斷獲得大廠青睞。另外為拉大輕量化輪圈的領先技術,巧新更積極開發出比鍛造鋁圈更輕30%的鍛造鎂合金輪圈,有機會今年開始量產。

供給仍有10%以上的缺口 積極擴廠

相比起技術和市場地位的進一步突破,巧新的當務之急是在產能擴充上,畢竟大部分的車廠訂單都是獨家供應,各家車廠單來的又急又快,目前公司預估仍有10%~15%的供給缺口,因此巧新也將砸下80億的重本,於台灣在覓新地建廠,預估新廠的產能將是原有產能的1倍,公司也希望可以在2017年底前增建完成開始投產,公司經營團隊表示有信心在新廠產能陸續開出後有望在3~5年的時間讓營業規模翻倍,值得期待。

【完整內容請見《萬寶週刊》1171期】

巧新(1563)今年營收 拚增20%

經濟日報 記者邱馨儀/台北報導 2016-04-01 02:52
巧新科技(1563)總經理石呈澤昨(31)日表示,巧新在500萬元以上頂級汽車級距的鋁圈已是世界第一,繼北美三大車廠、歐洲雙B、法拉利與Porsche之後,再成為Lexus一階(Tiel 1)OEM供應商,今年營收年增將在兩成以上。

因為訂單快速成長,產能缺口約在10到15%之間,巧新科技已獲得董事會同意,將動用相當於資本額四倍,80億元的預算將產能擴增一倍,第一階段最遲將在明年年底前量產。

巧新科技為興櫃公司,前年營收50億元、去年增至68億元,但相對於前年EPS 5.17元,去年因鋁價下跌,提列評價損失、歐元匯損與北美碼頭頭罷工、以空運交貨等不利因素,EPS與前年持平。

預期相關因素今年將不再發生,巧新今年營收可望達到85億元,而獲利成長則上看三成。預計明年將由興櫃轉上市。

巧新公司指出,受惠全球交通產業因應節能減碳之輕量化趨勢,2015年已成功躍升全球市占率第二的輕量化鍛造鋁圈供應商,其中包含全球頂級超跑、房車品牌如Porsche、Ferrari、McLaren、BMW與Tesla電動車,都是巧新科技長期合作的客戶。

今年巧新將持續提升製造能力,同步強化輪圈、底盤與航太座椅等產品線,確保於全球交通產業輕量化組件市場的競爭優勢。

除了頂級輪圈之外,在輕量化趨勢下,底盤也成為巧新的重要營業項目。

目前供應Jaguar Land Rover的底盤,以及後續BMW也開始採用,都是一階供應商,去年底盤營收約占巧新的20%,今年可望增至22%。

由於底盤的挑戰更高,與車廠共同開發的關係也更密切。

鎖定汽車輕量化 巧新(1563)攻汽車精品配件

聯合晚報 記者黃淑惠╱台北報導 2016-03-31 14:33
興櫃的高價股巧新(1563)瞄準汽車產業輕量化商機,巧新鍛造鋁圈銷售量,已經持續全球市占坐二望一,現在推出「SuperAlloy motorsport」精品配件品牌搶攻亞洲超跑玩家市場,今天盤中股價為127元。

受惠全球交通產業因應節能減碳之輕量化趨勢,巧新透過其首創「鍛+鏇」技術工法、優秀的材料研發水平以及高品質生產能力等三大優勢,2015年已成功躍升全球市占率第二的輕量化鍛造鋁圈供應商,其中包含全球頂級超跑、房車品牌如Porsche、Ferrari、McLaren、BMW等。

2016年巧新將持續提升製造能力,同步強化輪圈、底盤與航太座椅等產品線,確保於全球交通產業輕量化組件市場的競爭優勢;具備厚實鍛造技術與材料研發能量的巧新科技,今天也宣布因應新興市場超跑玩家大幅成長客製化精品汽車配件需求,正式推出從研發、設計到製造的自有精品配件品牌「SuperAlloy motorsport」,瞄準金字塔頂端的超跑車主。

根據統計,2018年全球汽車銷售量將會突破1億輛,1億輛中頂級車款若以1%計就有100萬輛,每台標準配備四個輪圈,將創造至少400萬顆輕量輪圈的需求,巧新為全球前兩大具備鍛造輪圈技術的供應商,相關鍛造產品在國際間早已供不應求;除主力產品鍛造輪圈將持續成長外,亦已展開多元輕量化產品的長線策略規畫。

巧新(1563)今年營收看增2成,拚明年轉上市

【時報記者莊丙農台北報導】2016年03月31日 14:06
受惠於歐美車廠拉貨強勁,巧新(1563)2月營收衝上7.35億元新高,3月可望維持7億元高檔,法人估計,今年營收成長可望挑戰2成,在新廠確定後,3~5年內營收力拚倍增。巧新目前興櫃價格約127元,希望明年能轉上市。

巧新透過首創「鍛+鏇」技術工法、材料研發水平及高品質生產能力,2015年成功躍居全球市占率第2的輕量化鍛造鋁圈供應商。該公司3大客戶主要是JAGUAR及LAND ROVER、北美克萊斯勒及BMW,同時也是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第1代供應商,第2代因成本因素缺席,今年第3代休旅車將重新供貨,預估今年特斯拉占比將超過5%。

2015年歐洲市場占巧新營收6成,北美市場約3成多,全年營收68億元,年成長35%,但受產能因素、空運費增加以及鋁價下跌影響,獲利約與2014年持平。巧新今年2月營收創新高,3月估計維持7億元以上水準,單季可望突破20億元,營收、獲利有望同創新高,全年持續再締新猷,若匯率影響因素不大,全年每股盈餘上看8元。

巧新切入全球超跑品牌車廠輕量化輪圈領域,市占率已居全球第1,而為滿足頂級車廠品牌輕、強、環保的輪圈需求,巧新積極與品牌車廠合作開發「鍛造鎂合金輪圈」,拉大輕量化輪圈領先優勢,該產品比鍛造鋁圈減輕30%,送客戶認證通過後,今年將會正式量產。

巧新目前在雲林有3廠,但已接近滿載,在客戶訂單需求持續增加,因此計畫擴產,希望在雲林、嘉義及路科找到合適的土地,進行建廠。新廠最快下半年可以確定,1年內完工後投產,總投資金額將達80億元,新廠總產能相當現有3個廠房總產能,也是為3~5年營收倍增計畫作準備。

——————————————————

雲科工業區臭氣沖天 居民抱怨(1563)

聯合報 記者胡瑋芳/雲林報導 2016-01-22 08:02
雲林縣斗六市雲林科技工業區竹圍仔廠區長期受工廠排放廢氣汙染,當地居民指巧新科技、正新輪胎公司是禍首,曾抗議但未獲改善,縣府環保局前天召開協調會,居民要求兩家公司加速完成防汙設備,並請環保局嚴加稽查,還給市民呼吸新鮮空氣的權利。

縣議員林聖爵表示,巧新公司去年3月排放惡臭氣體,他與市長謝淑亞及長安里居民到廠區抗議,公司答應會改善;去年10月15日晚上棒球10街居民又陳情巧新汙染,環保局當天對巧新開出10萬元罰單;前晚巧新又排放臭氣,環保局稽查再度開罰,許多居民得戴上口罩才能睡覺,怨聲四起。

「臭死了,向環保局反映都沒效!」居民張健容說,居住在萬年庄內居民聞到的臭味,應是來自正新輪胎公司的臭氣;長安里民受巧新公司排放的廢氣所苦,他每天下班回到家,都要緊閉門窗。

縣府環保局長林長造表示,稽查人員前天抵巧新公司時,確實有惡臭飄散,採樣初步檢驗推測是金屬加工降溫時用的切削液潤滑油散發的氣味,依違反空汙法開出罰單,並且要求巧新限期改善。

林長造說,正新輪胎製程排出橡膠臭味,環保局也曾開單告發並要求限期改善,正新允諾要斥資2千萬以光觸媒改善製程降低異味,預計今年6月才能改善完成;巧新也表示,公司已完成第一套空氣汙染防制設備,目前還有6套施做中,預計今年3月底前才能完成改善。

協調會上,居民代表要求30日前要再度召開協調會,巧新與正新公司須指派有決策權的主管參加,同待要求縮短防制設備改善時間,應在2月底前完成。

在防制設備未完成前,環保局每周至少要去檢測空汙2次,如不合格應連續裁罰,每次10萬元以上。

巧新(1563) 明年申請上市

【經濟日報╱記者宋健生/雲林報導】2014.11.25 03:40 am
全球第二大鍛造鋁合金輪圈製造廠巧新科技(1563),新產品汽車底盤鍛造件自第4季起大量出貨,帶動營運逐月增溫,公司可望在明年第3季送件申請上市,最快2016年第1季掛牌。

巧新總經理石呈澤也宣布,繼輪圈、底盤之後,巧新最近新成立航太事業部,將積極搶進航太產業領域,新研發的整組飛機座椅將於明年認證,正式切入商務客機座椅市場。

據了解,巧新的汽車底盤鍛造件,已陸續接獲包括積架、賓利、AMG等大廠長期訂單。去年巧新底盤鍛造件僅挹注約0.5億元營收,今年上看2億元,明年可望突破10億元,成為帶動營運成長的第二顆引擎。

巧新10月合併營收5.25億元,月增16.4%、年增52.2%,連續兩個月創歷史單月新高;累計前十月合併營收40.42億元,亦較去年同期成長21.2%。

法人估,隨著鋁輪圈、汽車底盤鍛造件接單與出貨暢旺,巧新今年營收可望超越50億元,增幅逾25%,全年每股稅後純益上看4.5 元至5元,續創歷史新高。巧新去年每股稅後純益3.43元。

總部位於雲林科技工業區的巧新,產品包括鍛造鋁輪圈、懸吊系統等,客戶包括Ferrari、McLaren等頂級超跑車廠,以及Jaguar 、Porsche、BMW等車廠,為台灣少數頂級車廠一級供應商。石呈澤說,巧新明年資本支出約10億至15億元,主要增加輪圈瓶頸工程設備,及擴充底盤生產線。

巧新(1563) 供貨世界級車廠

【經濟日報╱記者李娟萍/台北報導】2014.10.20 05:14 am
藏身在雲林縣斗六市,資本額19億元的巧新科技(1563)是全球前兩大車用鍛造鋁圈大廠,主要產品為鍛造鋁圈、懸吊系統等,主要客戶包含了Ferrari、McLaren等頂級超跑車廠,及Porsche、BMW 等車廠,成為台灣少數頂級車廠一級供應商。

成立於1994年、原為生產高爾夫球頭的巧新,1997年開始投入鍛造輪圈研發,隨著歐美對汽車安全性與節能環保訴求,汽車用鋁合金鍛造輪圈需求日益上升。

尤其是美國總統歐巴馬力主環保政策,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制定新平均燃油效能標準,帶動所有車廠加速研發汽車科技低油耗挑戰。
不僅油耗,汽車碳排放標準,也從目前183 g/KM,到2025年需降到101 g/KM,碳排放降低45%。

為了達成整體平均低油耗與碳排放標準,目前電動車與車重輕量化,已是所有車廠主要趨勢,在電動車目前占比仍低下,汽車輕量化成為直接影響油耗關鍵,而「鋁」是汽車輕量化首選材料,相較目前使用較多的鋼。

尤其鍛造鋁的重量不僅可減少40%,且強度更高,安全性更佳,因此各大車廠從Land Rover的Range Rover、Tesla Model S車款開始導入全鋁合金車,到BMW、BENZ、Jaguar等開始逐步增加鋁合金使用量,汽車輕量化趨勢明確。

對照巧新2011~2013年合併營收分別為27億元、37億元、40億元,以及每股稅後純益(EPS)為0.67元、2.71元、3.43元,呈年年年成長,可見巧新正在產業向上發展的浪頭上,尤其逐步切入高級車廠後,產品單價與毛利明顯提升。

,2014年前二季合併營收23億元,EPS為2.41元;毛利率由2011年的17.2%逐步提升至目前的33.65%;負債比、流動比與速動比為45%、152%、70%。

法人指出,巧新從汽車鍛造鋁圈開始,逐步擴大至目前懸吊系統,未來將切入占車重比重最大的底盤系統,在汽車輕量化大趨勢下,值得關注。

高級車款輪圈首選 巧新(1563)驚艷

萬寶週刊【撰文/吳昱聰】 2014/07/18
隨著全球景氣脫離歐債牽累而溫和復甦,重新點燃金字塔頂端族群消費力,帶動整體高階消費市場一片欣欣向榮,一向為高階消費產品主流的頂級車款市場因此受惠,相關供應鏈亦雨露均霑。

本期為投資人專訪的巧新科技(1563),主力產品的鋁合金鍛造輪圈,品質獲眾多國際高級車廠認可,同時提供其成本產能規模經濟上的優勢,以未來市況樂觀向上,訂單能見度似乎不見一片烏雲的狀況下,營運前景持續看好。

走出全球金融海嘯陰霾 柳暗花明切入高階車市

巧新原本主要業務為高爾夫球桿頭代工,2008年左右開始嘗試進入利潤更高的車用輪圈市場,然公司本身雖具有多年球合金桿頭鍛造技術經驗,但在切入鍛造製輪圈業務時仍吃了不少苦頭,畢竟車用等級對產品品質之要求與運動休閒用品截然不同。

巧新在努力多時後,終於取得第1個客戶美國通用汽車的下單,但由於技術產能未臻,尚無法成為通用的1級供應商,每年供貨量不到10萬件。

後來雖陸續接獲福特、克萊斯勒等北美車廠的訂單,業務看似漸上軌道,卻剛好碰上重創全球經濟的金融海嘯,美國車市慘澹,拖累各大車廠營運甚至進入破產重整,連帶使供應鏈的巧新受創甚深,提列庫存損失不說,連帶使資金籌措更加不易,公司營運頓時陷入泥淖。

由虧轉盈 並開始獲利成長

在自美歸國的材料博士石呈澤總經理帶領下,公司化被動等待為主動出擊,放棄枯等原有客戶重新起步,轉而另尋出路,積極布局歐洲、日本等新市場,打入北美豐田(Toyota)LEXUS跑車及歐洲積架(Jaguar)頂級限量跑車所需之鍛造鋁合金鋼圈;而由於歐洲市場本身高級車款數量就多,對相關零配件需求量較大,因此巧新於此業務發展較為快速,並從一般平價車款切入高端車用品牌供應鏈。反映在營運上,2008年巧新EPS -2.98元,2009年虧轉盈,EPS 0.46元。

鍛造輪圈品質受大廠青睞 產能供不應求

但高階車款零配件豈是說切入就切入?一台高級跑車疾駛速度超過200公里稀鬆平常,若再加上急速過彎所需考慮的強大離心力,輪圈強度將是整體跑車品質非常關鍵的一環;再者,以跑車對加速度與絕對速度的追求、外觀美感的講究,輪圈本身重量與質感亦是高端車款決戰之兵家必爭處,此時鋁合金鍛造輪圈就成唯一選項。

所謂鋁合金鍛造輪圈,是將鋁錠些微加溫後,以超高壓方式將鋁材擠壓注入模具中成形,不同於傳統鑄造,是將鋁材融熔後以重力方式加工成形,鍛造避免了因材料加熱至極高之溫過程中,產品雜質、結構缺陷的增加,故鍛造輪圈不論在強度及重量,皆遠優於傳統鑄造輪圈。

唯製程中鍛打、鍛旋、射出成形所需考慮的各項製程參數如溫度、力度、時間,皆需具備一定的技術經驗累積,才能使產品滿足客戶規格,並提升整體良率。

以一般高級車款對輪圈品質的要求,除了每一個相同產品重量誤差需在1%以內,就連後續輪圈塗裝的厚度誤差也需精準控制,甚至還需經過嚴苛的飛石測試,模擬行車時確保小飛石不致使塗料褪落。

巧新的產品通過眾多車廠的認證,逐漸建立起聲譽,目前已打入全球Benz AMG、BMW、Porsche等29個品牌車廠供應鏈。同時,鍛造製程所需的設備、模具亦所費不貲,以一條鍛造產線來說,動輒需幾億的造價,當廠商尚未接單獲利前,就需承擔巨大的成本風險,後續更需負擔鉅額折舊對獲利的影響。

基於這些技術與成本的考量,鍛造輪圈產業便具有一定程度的產業門檻,目前具備鍛造技術並通過一定數量車廠認證合格的鋁合金鍛造輪圈供應商,全球屈指可數,前3大除了德國Otto Fuch、美國鋁業,還有就是台灣的巧新。

相較巧新的歐美廠商,因人力成本甚高,擴產不易,交貨時間或是急單需求亦因歐美人民對自身生活品質的要求,不若巧新來的快速及彈性,因同時具備產品品質、客製化服務供給的優勢,使巧新在許多高級車廠因終端需求增加,而向外尋找第2供應商時,成為心中之首選,一試成主顧。

因此在各家車廠依賴度逐漸提高下,巧新產能持續維持滿檔,傳統產業中罕見地需要輪3班制趕工出貨。公司豪氣干雲地表示,目前200萬以下的車款,受限其對零配件產品單價成本的考量,將不是巧新優先鎖定的客群,即便當紅如特斯拉(Tesla),其1代車款的輪圈亦是由巧新供應,但2代車款後合作也因輪圈報價談不攏而告吹,足見巧新對自家產品的信心。

在北美車市偏向價位導向,但歐洲市況因高階車款較多,對零配件之要求以品質為取向,因而能給予供應商相對高的利潤,巧新計畫逐漸增加對歐洲市場供貨的比重,由今年營收占比的30%大幅提升至明年的60%。

順勢切入車用底盤領域 未來營收主要成長動能

目前公司營收雖仍以來自輪圈產品為主(超過9成以上)且穩定成長,但或許是經歷過市場環境劇烈變遷的淬鍊,巧新仍積極開發新產品與市場,希望讓公司未來根基愈見扎實。

因車廠客戶對鋁合金輪圈產品的滿意,同時考量環保節能降低整體油耗,巧新因而順勢切入鋁合金車用底盤市場,車用底盤不同於輪圈,對安全性的要求更為嚴峻,巧新憑藉多年來累積的合金緞造技術,搭配平均超過10年年資以上技術人員的經驗,大幅縮短切入底盤產品領域之學習曲線,目前底盤產品已有Benz AMG、Bentley及Jaguar採用。

由於底盤的單價比輪圈高出甚多,公司目前已停產高爾夫球桿頭的產線,並改為未來生產鍛造底盤之用,預計產量將由今年約10萬件大幅提升至明年的40萬件左右,成為明年主要的成長動能。

持續開發新市場 追求長期經營穩定成長

除了車用輪圈及底盤,巧新亦持續拓展其他新市場,自行開發的航太引擎合金葉片已取得美國航太引擎大廠Honeywell認證,飛機座椅亦預期於明年通過客戶驗證並開始出貨,為未來公司營運憑添另一股生力軍。

【完整內容請見《萬寶週刊》1081期】

輪圈訂單大增,巧新砸14億擴產

工商時報─記者劉朱松/台中報導 2012.09.05
全球第二大鍛造鋁合金輪圈廠、聯電集團旗下兩家創投公司轉投資的巧新科技(1563),將兵分多路,展開新的營運布局。

巧新總經理石呈澤昨(4)日透露,下半年起的2年內,將投資至少14億元,購置新廠與設備,將鍛造輪圈年產能,由原規畫100萬個,再提高至140萬個,以滿足原廠車廠客戶的訂單需求。
 
另因剛接收國內複材大廠山河森實業的複材技術團隊,巧新將成立航太事業部,未來新廠也會發展航空座椅等產品,首批產品鎖定開發「16G航空座椅」,介入長程與區間客機的座椅市場。
 
此外,巧新也剛通過美國航太引擎大廠Honeywell的鍛造技術認證,近期將授證,使巧新成為日本神戶製鋼之後,亞洲第二家通過該認證的廠商,明年可間接供應給Honeywell的鈦合金引擎葉片。

我零組件,德國車越用越愛

工商時報─記者陳信榮/台北報導 2011.03.28
台灣車廠靠日本,德國雙B及保時捷靠台灣!全球景氣復甦,雙B(Benz、BMW)、保時捷(Porsche)等豪華車全球各地賣得強強滾,但這些集奢華、高科技於一身的新車,若沒了台灣汽車零組件業者高勁爭力產品,可是無法上路的。
 
仔細拆開雙B豪華車,上面有來自包括巧新(1563)、和大(1536)、同致(3552)、朋程(8255)、皇田(9951)等台灣知名上市櫃公司的MIT的零配件,台灣的電動馬達廠金富田、機車業龍頭光陽工業,更是擔負起Tesla電動跑車、寶馬(BMW)重機的動力心臟代工角色。
 
業者表示,汽車製造是追求經濟規模的產業,但對於像雙B這種全球豪華車品牌,或是保時捷這類的夢幻跑車品牌,銷售量難以與豐田、福特、福斯這類大眾車品牌匹敵,加上追求最新科技與高品質的要求,因此在零件發包採購上,有著成本難以壓低的困擾。
 
然而近年來,汽車業進入「微利時代」,加上這些高級車所在的歐洲國家,有著工資成本高漲、歐元升值的壓力,讓這些豪華車廠也必須轉到亞洲採購。

台灣零組件業憑藉者高品質、高創新力、快速對應,且成本相對較低等多重競爭優勢,紛紛雀屏中選。
 
台灣汽車工業發展超過半個世紀,業者在品質與生產能力上,早已臻國際級水準;不過台灣內需有限、且市場高度競爭下,1款國產車頂多年銷4萬輛,少的1年只生產百餘輛,改款頻率更縮短至1年1次,對零配件業者來說,經營環境嚴峻。
 
但也正因為這嚴苛的經營環境,讓台灣汽車零組件業練就外人難以匹敵的快速應變能力,這樣的競爭優勢,正好切中高級豪華車品牌「少量多樣」的特性與需求。

 目前像皇田,已經是雙B等豪華車的車用窗簾供應商;寶馬近幾年都透過貿協牽線,來台找尋合適的零配件供應商。
巧新科技近日更宣布接獲雙B、保時捷等豪華車廠的鋁合金鍛造輪圈訂單,年訂單量高達10萬個。 
不僅是豪華車,就連講就性能跑車、重型機車,都有台灣高品質零組件的貢獻。

例如保時捷最經典超跑911 Turbo,搭載的扭力轉換器中,就有不少使用來自台中的和大工業齒輪組產品;寶馬的G450X重型機車,動力核心更是由國內機車業龍頭光陽工業代工製造。
 
話題性最夯的電動車,台灣零配件業者更是扮演舉足輕重角色。
像是寶馬集團的純電動車Mini E,馬達就是採購自台中神岡的金富田科技;知名電動跑車廠美國Tesla,更是金富田電動車馬達的主要客戶。
 
此外,台灣在電子業的成就舉世聞名,也讓這幾年新興的汽車電子配件,成為台灣汽車零組件業的新藍海。

例如同致已是全球前三大倒車雷達系統供應商,朋程更是全球市占率最高的車用二極體整流器製造商,許多雙B、凌志(Lexus)等豪華車上,都可見到台灣製產品的身影。

5大車廠齊下單,巧新樂開懷

工商時報─記者劉朱松/台中報導 2011.03.24
由聯電旗下弘鼎及宏誠創投所轉投資的巧新科技(1563),昨(23)日宣布,剛接到賓士Mercedes AMG、澳洲Holden、BMW、保時捷(Porsche)及日本豐田(Toyota)等5家國際知名車廠的鋁合金鍛造輪圈訂單,總年訂單量約10萬個。
  
為增加產能,巧新總經理石呈澤表示,計畫下半年再投資4億元,增設1條鋁合金鍛造輪圈生產線,讓總生產線再增至4條,明年總年產能可增至100萬個。
  
躍居全球第三大鋁合金鍛造輪圈的巧新,目前既有的客戶,包括美國克萊斯勒、福特、通用、日本Honda Access、Jaguar、Opel、Tesla及美國Toyota TRD等8家公司。在上述5家新客戶訂單,加上既有客戶加碼訂單挹注下,巧新今年鋁合金鍛造輪圈年產能,可由去年實際銷售量52萬個,再上看70萬個。
  
石呈澤認為,歐美汽車業景氣已明顯復甦,加上歐洲三大高級車廠,去年每家新車總銷售量,均突破100萬輛,創下歷史新高,主要成長的動能,除了歐美市場外,也來自外銷至中國、印度及中東等地汽車銷售量的顯著成長。
  
為擴大爭取既有客戶其他車款訂單量,巧新已分別在2011年的東京車展及日內瓦車展,提供鋁合金鍛造鋼圈,安裝在Toyota的Prius油電混合車與Yaris車款,及Land Rover柴油複合動力車等多個車款,公開亮相。此外,巧新科技也將鋁合金鍛造的技術,延伸至汽車底盤零件,以擴大營運規模,石呈澤透露,已接獲歐州積架(Jaguar)首批轉向節鋁合金鍛造訂單,數量為3,900套,今年內可陸續出貨。
  
巧新去年營收25.8億元,折合8,600萬美元,自結去年稅後盈餘1.8億元,每股稅後盈餘約1元。
法人預估巧新在新增客戶與既有客戶加碼訂單之下,今年營收目標可達30億元以上。

巧新(1563)董事會 聯電退出

【經濟日報╱記者王瑞堂/雲林報導】 2010.06.25 04:47 am
國內最大型閉合模鍛造廠巧新科技(1563)昨(24)日改選董監事,聯電集團退出董事會,原董事長兼總經理石呈澤配合未來股票轉上市需要,專任總經理兼董事。經營團隊不變,董監事改選不影響營運發展,今年可望較去年成長。

巧新的鍛造鋁合金輪圈產能已躍居亞洲第一,並打入許多國際車廠供應鏈。

今年全球汽車市場好轉,加上巧新採取分散市場、開發新客戶及新產品等策略發酵,今年前五月自結營收12億元,年增率62%,獲利更已超越去年全年水準,全年營收、獲利大躍進可期。

昨天巧新舉行股東會全面改選董監事。巧新創始股東之一、屬於聯電集團的宏誠創投公司雖仍是大股東,卻主動表示不再擔任與本業無關行業的董監事,未參選本屆巧新董事,退出巧新董事會。巧新另一創始股東佑華營造公司,昨天也表明不再尋求連任董事。

巧新昨天選出的董事是吳宗仁、石呈澤、張明峯、魏隆評、山河森實業(代表人為張智翔)、永名投資(代表人為徐正一)、正億企管顧問(代表人為黃聰榮)、獨立董事長吳春森及林問一;監察人三席分別是簡勝輝、陳建甫、陳德星。

在股東會後的董事會上,吳宗仁被推選為新任董事長,他目前兼任富康獨立資產管理顧問公司資深副總裁;原巧新董事長兼總經理石呈澤則專任總經理,為實際帶領經營團隊的執行長。巧新營運體制採總經理制,由於石呈澤所率領的經營團隊不變。石呈澤說,巧新打入日本主要車廠供應鏈,今年第四季起開始交貨,最快明年下半年就會進入大量化階段。加上歐美車市回溫,巧新在歐洲新客戶也開始提貨,今年輪圈銷售量預計將增至50萬個,比去年成長5%。

巧新擬辦理減資3.55億元,減資比16.34%

【時報-王可鑫-台北電】2010.04.26
巧新科技(1563)為改善財務結構,董事會決議辦理減資,以彌補累積虧損,本次預計減資金額3億5510萬元,消除股份3551萬900股,減資比率暫定16.341057903%,減資後實收資本額暫定為18億1800萬元。

巧新預定6月24日召開股東會。

恐受GM重整案拖累,巧新:存貨最大損失近8000萬

工商時報─記者劉朱松/台中報導 98.06.03
面對美國通用(GM)汽車聲請破產重整案,身為GM供應商巧新科技(1563)昨(2)日表示,預計可能損失包括公司的存貨─屬於GM預計結束品牌(釷星、龐帝克及紳寶)鋁合金鋼圈,總計新台幣約7,811萬元。

其中,新台幣3,352萬元的產品,未來有可能繼續出售,如未順利出售,最大可能損失為新台幣約7,811萬元。
 
巧新說,帳上所屬GM的應收帳款,合計115萬美元,不過,GM已發表聲明破產重整期間,主要供應商的貨款,將依正常程序付款,有利於巧新確保此帳款的收回。
 
為因應GM聲請破產重整案,巧新昨也提出短期因應措施,包括97年第四季,即開始調節產能,包括降低GM的存貨,藉以減少公司損失。

其次,巧新將密切注意GM聲請重整案的後續發展,以保障公司及全體股東的權益。

通用破產,巧新估損失最高達7811萬元

【時報-張嘉倚-台北電】98.06.02
受到主客戶通用汽車宣佈破產重整,巧新科技(1563)估計存貨最大損失達7811萬元,其中3352萬元的產品將有可能繼續出售,若未順利出售,則最大可能損失7811萬元。

未來巧新將調整營運策略,包括研發不同類型之產品、提高亞洲市場比重、開發新客戶分散客源,以將損失降到最低。

巧新擬申請調降現增認股價格、延長募集期間

【時報-李慧蘭-台北電】98.03.23
巧新科技(1563)擬向金管會申請調整現金增資認股價格及延長現金增資募集期間。

巧新表示,因整體經濟環境低迷,影響投資意願,使得資金籌措不易,原於98年2月10日董事會決議現金增資繳款期間為98年3月16日~98年4月16日,價格為每股8元折價發行,擬向主管機關申請調降現金增資認股價格為每股5元及延長現金增資募集期間至9個月,待主管機關同意後,再另行公告繳款期間。

巧新接獲豐田、積架輪圈訂單

工商時報─記者劉朱松台中報導 97.03.19
全球第三大鍛造鋁合金輪圈廠巧新科技,最近開發新客戶與新市場有成。甫於日前由美國返台的巧新科技總經理石呈澤透露,過去過度集中在美系的福特、通用,及克萊斯勒等三大車廠身上,但最近改調整營運策略,為分散公司的產品與客戶,積極開發非美系車廠的訂單,包括北美豐田汽車的LEXUS跑車,及歐洲積架汽車限量頂級跑車所需的鍛造鋁合金輪圈,剛確定下單給巧新,其中,豐田首批輪圈訂單量約四千個。
 
石呈澤強調,積架頂級限量跑車「XKF」車款,只推出兩百輛,每輛售價新台幣五百萬元,且積架過去的跑車輪圈,都採用鑄造或沖壓的輪圈,但基於外觀、重量及環保等特殊要求考量,積架決定前述車款改採用鍛造鋁合金輪圈,巧新預定四月開始交貨,這是巧新首度接獲積架的輪圈訂單,對公司而言,具有營運的指標意義。石呈澤說,積架今年七月新設計車款,巧新正與對方洽商持續合作的可能性。

巧新高球頭訂單明年倍增

【時報-記者劉朱松台中報導】96.12.04
國內高爾夫球桿與球頭代工大廠,明年接單可望比今年好。國內高爾夫球頭大廠巧新科技總經理李明和昨(三)日指出,明年已接獲的高爾夫球頭訂單量高達一百六十萬個,比今年大幅成長一倍,為應付訂單需求,巧新砸下二千萬元擴產,旗下生產線將由原本三條,增加至五條,年產能可再增加四○%。

李明和說,該公司生產的高爾夫球頭,包括鍛造鈦合金球頭,與鍛造不鏽鋼、軟鐵球頭。其中,該公司鍛造的鈦合金球頭,是交由木製球桿大廠復盛,進行後段的加工與整支組裝;鍛造的不鏽鋼、軟鐵球頭,則交給楠盛公司進行後段加工與整支組裝,而前列兩家高爾夫球桿組裝廠,再將代工的球桿,交給美、日等地的高爾夫知名品牌廠商。

巧新科技 打鐵打成世界第三的輪圈廠

文 / 高宜凡
2007-04-19 「 本文出自 2007 / 04 月號 」
傳統的打鐵業,如何創造高毛利、高技術門檻的特殊競爭力產品,甚至躋身世界領導大廠?巧新科技過去幾年的變身,再造了一個台灣小鎮奇蹟。

帶領這家傳統打鐵業翻身的,是上任才五年的巧新科技總經理李明和。

五年前,李明和還只是個從營建業跳進來救火的門外漢。他下了哪些猛藥,讓一度瀕臨破產的巧新,在最近三年營收飇漲四倍,甚至吸引「晶圓雙雄」之一的「聯電」入股,成為公司的第二大法人股東?

一個轉型決定,接單到手軟

位於雲林科技工業區的巧新舊廠房裡,兩層樓高的大型鍛造機,不斷發出刺耳的機器運轉聲,以高達6000噸的力量,將放在底下的鋁碇壓成另一種形狀。

「這種機器,一台新的要價1.5億元,但我們從美國買舊的,再重新設計、組裝,兩台才花3200萬元,」李明和站在機器旁得意地說。對於一般人難以忍受的刺耳聲音,他似乎習以為常。

說話時始終帶著微笑、語調和緩的李明和一走進工廠,眼神就散發出一種特殊的專注力。看到他前來巡視,生產線的現場幹部趕緊隨侍在側,不敢怠慢。

成立12年的巧新,過去只是一家年營業額不到3億元的傳統鍛造廠,生產高爾夫球頭。直到投入汽車輪圈市場,才讓公司的經營出現轉機。

如今,巧新不但是全台最大、全球排名第三的鍛造鋁合金輪圈廠,去年更拿下10%的全球市占率。預估2008年銷量可進一步倍增到240萬件,有望拿下另一項世界第一的頭銜。

目前,來自全球各大車廠的訂單,讓巧新的生產排程排到2013年,必須分三班日夜趕工,才有辦法應付,趕上交貨期限。包括通用、福特、克萊斯勒等北美三大車廠,都是巧新的客戶群。來自日系車廠的訂單,也在積極洽談中。

一階供應商,由門外漢跳級

「北美客戶都說我們是外星人,」李明和笑著說,國內很多供應商也不相信,巧新可以從門外漢,一下子跳過二階、三階,變成車廠的一階供應商,承接來自原廠的大規模訂單。

來到剛啟用的巧新二廠,可看到整齊排列的400多台輪圈沖洗機,不少機台上還貼著大家熟悉的汽車品牌標誌,表示那排是某間車廠客戶的專屬生產線。

透過這些國際車廠的訂單,2004年營收只有5億多的巧新才有一點點盈餘,2006年已衝上22億元。預估未來三年,還能維持每年50%的成長幅度。

金屬工業研究中心分析師劉文海肯定地說,當傳統鑄造輪圈業苦於原料漲價,毛利不斷被侵蝕時,「大家都經營得很辛苦,」但巧新卻能利用鍛造輪圈維持高毛利,表現非常難得。

一位救火員,救回垂死奇蹟

如今這番榮景,很難讓人想像,五年多前,這家公司曾一度瀕臨破產。

相較於傳統的鑄造輪圈,鍛造輪圈具有重量較輕、強度更高的優點,可讓汽車發揮省油環保、安全性高等優點,現階段多應用在休旅車、豪華車等高階車種,售價是一般產品的兩到三倍,未來如果商用卡車也跟進採用,整體市場還會繼續成長。

而過去,全球只有美國的ACOA跟德國的Otto Fuch兩家廠商,能供應車廠這種特殊產品,整個市場形同寡占,毛利率也高達50%以上。

看準這道市場空隙,原本專做高爾夫球頭的巧新,從1997年便開始投入鍛造輪圈的研發。

不過,原有的經營團隊卻低估了進入汽車市場的難度,一直燒錢卻無法回收,公司陷入長期虧損。熬到2001年時,已經瀕臨破產,董事會也不願繼續出資,過去幾年的心血將付之一炬。

「這個產業的門檻實在太高,」李明和分析,鍛造輪圈不但技術障礙高,也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研發、購買設備。加上汽車市場的封閉特性,要通過車廠認證起碼得花三年,之後還要經過試量產、測試等程序。他掐指一算,「等真正拿到訂單,大概是六年後的事了。」

原本在高雄經營「固裕營造公司」的李明和,在廠房工程界已小有名氣。在一次例行性的客戶拜訪中,李明和才發覺巧新的經營瓶頸。不久,創辦巧新的魏氏家族請他充當調停人,設法擬出一份重建計畫,出面向董事會協調,爭取讓公司繼續經營下去。

礙於人情壓力,李明和只好答應,沒想到,之後董事會反要求他暫代總經理一職。而這一做,就一直做到現在。被趕鴨子上架的第一天,李明和向全體員工表示,「只要我沒喊解散之前,大家就要全力以赴,如果薪水發不出來,固裕會負責!」而他自己也掏出上千萬元,成為股東。

一套重組流程,效率增六倍

事在人為,李明和的入主,的確強化了巧新的體質及效率。

為了在最短時間內摸透整個生產運作流程,剛開始,李明和幾乎整天都在工廠現場學習、監督,甚至自己下去操作機器,「那時候,常常一天在工廠裡站18個小時,」他回想。

再來,李明和開始要求提升生產效率。「不能因為我們還沒什麼訂單,所以大家就一直慢慢做!」他強調,如果生產效率提高,就能縮短大家的工作時間,降低不必要的工資成本,等於幫公司減少虧損。而且產能提升後,才有能力應付大訂單。

過去的生產線多是各自分工設計,大家習慣負責份內事,過程中常會發生等待的空窗期,員工彼此也沒有互補支援、加快速度的觀念,最後每個班次的輪圈產量頂多只有500件。

不久,李明和仔細研究每個工作環節的動作,並加以重新拆解、安排,讓流程銜接更加順暢、減少閒置狀態。在他的嚴格督促下,每班產量在短短半年內,就提高將近六倍,最高曾有一班產出3200件的紀錄,讓許多老員工大感不可思議。

在「不斷改善、務求提升效率」的大前提下,2003年擴建的巧新二廠,更全面打造自動化生產線。過去需要100人負責搬運、加料、過磅、校正的鋁錠壓製流程,現在只要八個人掌控。

如今,每個輪圈的生產所需時間,也由過去的兩個鐘頭,縮短為一分半。速度加快80倍。

面對未來,巧新這幾年鍛鍊出來的持續改善能力,就是他們最大的競爭本錢。

一股改善堅持,是最大競爭力

接手五年來,李明和只有放過一次農曆年假,其餘時間幾乎都在工廠度過。他也從當初的門外漢,變成十足的生產線專家,「現在要有我不懂的東西,很難啦!」謙虛的他難得露出自信表情。

雖然目前訂單滿載,但李明和也有很強的憂患意識,「因為我們面對的都是國際級的對手,所以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金屬中心分析師劉文海也提醒,像是大陸最大的鋁合金輪圈廠——秦皇島「中信戴卡輪轂公司」,就是巧新必須注意的對手,因為這家公司同樣被福特汽車選為大中華區的一階供應商。

所以,持續提升製程效率、員工素質,成為巧新刻不容緩的任務。這兩年,巧新開始安排為期八週的幹部訓練班課程,讓每個人都具備發掘問題、擬定改善方案的能力,一有特殊貢獻,當月就會立即獎勵。目前,已有30%的員工受過這套訓練。

李明和認為,「如果說巧新有什麼地方能做為別人的標竿,就是我們要求持續改善的精神!」或許是嚐過虧損滋味,所以在還沒登上世界第一之前,巧新這種持續改善精神,都不會改變。

瀕臨破產?總經理的籌資祕訣

一家還在虧損的公司,該怎麼向法人募資、向銀行開口借錢?面對這種窘境,李明和有一套。

2001年底,巧新好不容易通過車廠認證,可開始進行試量產,卻苦無資金建廠、買設備。

李明和苦笑,當時年營業額還不到5億元的巧新,建廠所需資金高達30幾億,而且公司還在虧損,實在很難向銀行借到錢,「真的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李明和很清楚,當時手上沒有訂單,無法提升生產的經濟規模、降低外部採購成本,因此只能以提升內部效率的方式,來減少營運成本,「本來是大虧,我們可以先變成小虧。」

這招果然奏效,內部生產效率提升之後,果然讓公司的虧損幅度縮小,逐步止血。2004年時,甚至還有少量盈餘出現,讓公司脫離虧損狀態。

李明和解釋,「你要先有個proposal(提案)在手上,讓人家知道現況與未來的規劃,讓人看到你的進步。」

幾年下來,終於讓巧新募得足夠的建廠資金。公司資本額也一路從3億多,快速增加到14億元以上。2006年9月,聯電旗下的「弘鼎創投」投資近4億元,成為公司的第二大法人股東。

李明和估計,「這幾年招募到的法人股東,都是平均觀察兩年以上,才決定提供資金的。」唯有加強股東信心,看到改善成績,外界才會認同巧新的經營價值。(高宜凡)

巧新科技小檔案

成立時間:1994年

董事長:楊潮鈺,總經理:李明和

員工人數:900人

產品:鍛造鋁合金輪圈(占營收95%)、高爾夫球頭、重電零件

2006年營收:新台幣22.24億元

巧新最快年底前上市

經濟日報 2007/7/11
巧新科技工業今年營收可望首度突破30億元,較去年成長約五成。巧新董事長楊潮鈺說,由於營收成長、獲利好轉,預訂今年8月申請上市,今年底前可望從興櫃轉到集中市場掛牌交易。 

巧新昨(10)日與華南等多家銀行完成30億元聯貸案,將償還部分舊債及積極擴建鍛造鋁輪圈生產線、切入3C鍛造產業。台灣廠和大陸廠擴建產能後,兩岸生產線最高年產能240萬個,在全球鍛造鋁輪圈產業坐二望一。 

巧新總部設於雲林科技工業區內,產品以鍛造輪圈及鍛造高爾夫球頭為主,去年營業額22.23億元,比前年成長 47.2%;去年毛利率30.39%,每股稅後純益1.58元,較前年成長27.4%。 

楊潮鈺說,去年每股稅後純益成長幅度不如營收增幅,主要是原材料上漲及增加研究開發經費。不過,隨著鍛造輪圈成為潮流,兩、三年後的訂單能見度很高,營收、獲利成長性都頗樂觀。 

巧新去年利息費用7,000多萬元,為前年的2.73倍,利息負擔明顯上升,昨天取得30億元聯貸後,可還償原先利率較高的17億元負債,節省利息支出,剩餘13億元資金則將用於擴建鍛造輪圈、高爾夫球頭等生產線,及跨入3C鍛造產業。 

楊潮鈺表示,巧新擁有良好的鍛造設備及技術能力,有利跨足3C鍛造產業領域。加上董事陣容中有聯電家族成員(宏誠創技)、精業公司等著名電子科技企業,是巧新發展新事業的利基。 

巧新副總經理黃聰榮說,目前全球從事鍛造鋁輪圈大廠商只有個位數,巧新年產能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三,僅次於美國鋁業及匈牙利公司,全球年需求量約1,000萬個,巧新去年市占率約5%,預估今年可上升至8%。 

巧新台灣廠擴建完成後,年產能可由目前的90萬個提升至160萬到180萬個;轉投資的大陸常熟廠,初期的鍛造鋁輪圈年產能為60萬個,若兩廠全能生產,在全球市場占有率可望上升至兩成以上,若能衝破三成,就有機會成為全球第一大廠。
福特38萬個卡車鋁圈 下單巧新 巧新 2007/5/31
由聯電旗下宏誠創投等公司轉投資的巧新科技,最近剛接獲福特汽車的輕卡車鍛造鋁圈大單,年數量可達三十八萬個,總金額高達十多億元,使巧新今年出貨的福特鍛造鋁圈的產能占比,由去年的三成,大幅提升到近五成,順利擠下通用汽車,成為巧新最大的買主客戶。為擴大布局,巧新計畫將核心鍛造技術與合金產品,再延伸到3C的消費電子產品,目前計畫投資二百九十八萬美元,在大陸常熟市設廠。

巧新副總經理黃聰榮表示,該公司營運主力是以鍛造鋁圈與高爾夫球頭為主,去年接獲通用汽車的輕卡車及大型房車所需鍛造鋁圈的數量為三十一萬個,今年接獲通用的鍛造鋁圈數量僅微幅成長至三十二萬個。

相較於通用今年接單量僅微幅成長,巧新今年接獲福特汽車的鍛造鋁圈數量,則呈現大幅成長。黃聰榮說,巧新剛接獲福特今年度輕卡車的鍛造鋁圈訂單,將由去年的十五萬個,暴增至三十八萬個,且巧新是福特該款式的鍛造鋁圈唯一供應商,讓巧新今年出貨的福特鍛造鋁圈的產能占比,可由去年的三成,提高至近五成;相對地,巧新今年出貨的通用鍛造鋁圈的產能占比,則由去年的六成,降為四成。

此外,巧新今年也小量出貨給克萊斯勒的一款跑車鍛造鋁圈,每年訂單量僅六千個,而克萊斯勒後續的二至三款鍛造鋁圈,該公司還在設計、測試中。巧新預估後年的克萊斯勒的接單,可望有爆發力。至於包括豐田、三菱等日系汽車,巧新目前均正在爭取產品訂單中。

精業、聯電入股 巧新營運加分

巧新 2006/11/10
國內鍛造鋁輪圈大廠巧新科技,剛完成額度二億元的現金增資案及董 、監事改選。包括精業董事長黃宗仁掌管的「英屬蓋曼群島商台灣特 別機會基金有限公司」,及聯電旗下宏誠創業等兩家公司,各取得一 席巧新的董事席次,進入巧新的經營決策圈。在新的董事會成立之後 ,巧新表示,目前是公司第三大往來客戶的福特汽車,明年採購巧新 的輪圈數量,將從今年約占巧新的二成,再提高至五成,使福特將成 為巧新的最大往來客戶。
巧新目前已完成現金增資案,並完成董、監事改選,而增資後的巧新 股本,將由目前的十四億二千五百萬元,增至十六億二千五百萬元。 聯電旗下弘鼎創業與宏誠創投等多家公司,均分別入股巧新科技。其 中,弘鼎創投及宏誠創投持有巧新的股權比率,分別為六.五五%及 三.○八%。
聯電以宏誠創投法人代表賴欣儀名義,取得巧新一席董事席次,讓聯 電旗下子公司入股巧新案,正式拍板定案。此外,精業董事長黃宗仁 掌管的「英屬蓋曼群島商台灣特別機會基金有限公司」,持有巧新股 權約為一九.二四%,成為巧新最大的單一法人股東,取得巧新一席 董事,實際參與巧新董事會的決策。
巧新副總經理黃聰榮說,巧新今年每月鍛造鋁輪圈最大產能為八萬個 ,但實際銷售量近六萬個,今年預估總銷售量在五十萬至六十萬個。 目前與巧新往來的汽車廠客戶,包括通用、鈴木及福特等業者。其中 ,通用每月採購量為二萬至三萬個,已躍居巧新往來客戶之首。黃聰 榮透露,巧新明年鍛造鋁輪圈的出貨量,將有大幅的成長,預估明年 至少可挑戰一百二十萬至一百三十萬個以上,目前巧新剛敲定新增的 客戶,包括克萊斯勒汽車,及接獲福特汽車的加碼訂單。其中,克萊 斯勒明年向巧新下單的鍛造鋁輪圈數量約有數萬個,巧新預定明年可 正式出貨。
值得一提是,福特明年加碼採購巧新三款的鍛造鋁輪圈,讓福特明年 採購量,約占巧新的產品比重,可由今年約二成,再提高至五成。為 此,巧新目前正持續進行第二廠擴產工程,預定今年底完成之後,巧 新明年鍛造輪圈產量,可由今年的八十萬至九十萬個,再提升至一百 二十萬至一百三十萬個以上;後年的產能,將再提高至二百萬個以上。 【摘錄工商A15版

巧新26日興櫃掛牌 聯電入股 市場矚目

巧新 2006/10/24
全球第三大鍛造輪圈廠巧新科技二十六日將正式掛牌興櫃交易,推薦 券商包括了兆豐、大華、建華、富邦、元大京華。雖然該公司今年上 半年每股稅後盈餘僅○.六元,但先前聯電集團卻以每股四十五元的 價格盈得巧新三八○萬股股權,使得巧新備受矚目。
巧新去年營收一五.一二億元,每股稅後盈餘一.一四元,今年上半 年營收則為九.四八億元,每股稅後盈餘○.六元,今年前九月營收 一五.九四億元,較去年同期的九.○八億元成長了七五.四七%。
就上半年的獲利情況,巧新在國內汽車零組件廠商中,表現並不特別 突出,不過,先前聯電集團旗下的弘鼎創投卻以每股四十五元的價格 ,向巧新原始股東英屬蓋曼群島商台灣特別基金購買三八○萬股後再 參與五百萬股現金增資,總投資金額三.九六億元。
聯電集團這兩年來積極切入汽車市場,去年二月分先入主公信電子, 跨入汽車電腦市場,之後又透過ECB參與億聲電子的募資,投入車 用液晶螢幕領域,而先前聯電入股巧新科技,為聯電團積極投資「非 本業」的投資案中,最令外界訝異的個案。 【摘錄財訊7版

聯電子公司可望進入巧新董事會

巧新 2006/9/21
將由聯華電子旗下弘鼎創投公司取得六.一八%股權的巧新科技,預 計十月間送件申請興櫃掛牌,並將召開股東臨時會,改選董、監事, 預料聯電可望以另一家宏誠創投公司名義,取得巧新一席的法人董事。
為讓聯電旗下創投公司,能順利進入巧新董事會,巧新內部董事近日 內已協調董監事的布局。據了解,現任的巧新董事鄭文鋒傳出有意讓 位,未來聯電將以宏誠創投名義,可望被安排進入巧新的董事會。 【摘錄工商A15版

聯電高價買下巧新 每股四五元

巧新 2006/9/20
聯電以每股四十五元高價買巧新,在這一輪電子業轉向汽車零組件業 佈局機會當中,國內的汽車零組件業誰還有機會勝出?以目前聯電跟 鴻海選擇的標的來看,未來以外銷國外成車廠為主的零組件廠,及在 中國佈局已深的零組件廠較有勝出機會。
隨著中國車市的興起,讓汽車零組件成為許多創投眼中的可以中、長 線佈局的標的,其中,跟巧新同時以生產輪圈為主源恒,之前就受到 昆仲投資青睞,而以AM市場為主的耿鼎也受到昆仲投資以每股二十 元的價格來認購,在在都顯示,市場的資金已經開始移往汽車零組件 業。
尤其,聯電集團十八日公告以每股四十五元的價格,參與巧新的募資 案,由於該公司去年每股獲利為一.二四元,今年上半年的每股獲利 為○.六元,聯電願意用四十五元的價格認購,顯現對巧新佈局及未 來營運的看好;也足見汽車零組件業,不僅只是創投眼中的明日之星 ,也已經成為許多電子業進入汽車電子的敲門磚,繼創投基金加持買 進東陽、和大、帝寶、耿鼎和源恒外,未來電子龍頭是否加碼進軍汽 車零組件業,成為未來重要觀察指標。
由於汽車和相關的零組件產業,要進入OEM的體系 是要求絕對的 安全性,進入障礙門檻高,需要累積大量的模具和設備,配合技術、 品質原,不是有錢就可以介入的產業,所以汽車電子要進軍這個領域 也會遇到同樣的問郛,不排除電子廠轉向與已經打進國際競技零組件 廠合作,用延伸戰線方式,來進軍汽車電子領域。
就目前情況來看,皇田、至興、和大及大億都以供應國外的汽車廠為 主,全球競爭實力相當好,和國際車廠都有長遠的合作關係,而東陽 則是國內在大陸零組件廠佈局最深的業者,與當地的業者合作關係密 切,繼巧新被聯電集團選為投資標的後,國內這些實力不錯的上市、 櫃公司正待價而沽。 【摘錄財訊10版

聯電入股巧新 擴大進軍汽車業

巧新 2006/9/19
聯電集團擴大布局汽車市場領域,繼憶聲電子與公信電子後,昨 (18)日宣布由持股99.99%的弘鼎創投,入股台灣最大鍛造輪圈廠 巧新科技,持股比率6.28%。
巧新科技成立於1994年6月,目前是台灣第一大鍛造鋁合金輪圈大廠 ,也是美國通用汽車(GM)的三大鍛造輪圈供應商;在福特汽車全 球百大技術研發的合作夥伴中,巧新是第一批入選的13家企業之一。
聯電財務長劉啟東表示,轉投資巧新是看好汽車產業發展,透過巧 新在產業的優勢,為聯電帶來轉投資效益。
近一年來,聯電布局汽車市場的動作不斷加大,2005年2月先入主公 信電子,跨入汽車電腦市場,之後又透過ECB參與億聲電子的募資, 投入車用液晶螢幕領域;昨天再由弘鼎創投入股巧新。
此次透過弘鼎創投入股巧新,雖然持股只有6.28%,但巧新擁有福特 、通用等大廠客戶,未來能否為聯電其他汽車相關轉投資帶來潛在 訂單,以利切入歐美客戶,值得觀察。
巧新科技目前資本額14.25億元,總員工人數900人,根據公司網站資 訊顯示,去年營收15.12億元,每股稅後純益1.14元;今年上半年營收 9.48億元,每股純益0.6元。 【摘錄聯合理財網

每股45元 聯電天價買鋁圈王

巧新 2006/9/19
在轉投資事業一向相當靈活的聯華電子(2303)昨(十八)日代 旗下子公司弘鼎創投公告取得巧新科技(1563)六.一八%股權 。雖然巧新科技僅是公開發行、且股本僅一四.二五億元的公司,不 過聯電表示,相當看好巧新的前景。法人表示,巧新的主要業務是當 紅炸子雞「汽車」、「鋁合金」產業,這一點應該是吸引弘鼎創投這 一次用高價認購巧新現金增資的最關鍵因素。
巧新成立於一九九四年,主要營業項目為鋁合金汽車車輪鋼圈以及高 爾夫球球頭等,主要客戶為美國通用汽車(占營收七到八成)以及福 特汽車,法人表示,由於要進入歐美汽車大廠的供應鏈相當不容易, 安檢的過程也相當繁複,而巧新可以獲得美國兩大汽車廠的青睞,顯 示巧新科技在鋁合金的應用技術相當不錯。
為了充實營運資金,巧新在今年股東會中通過辦理二億元的現金增資 ,每股四十五元、預計募集九億元的資金。而聯電旗下弘鼎創投就是 透過巧新這一次的現增,取得巧新科技八千八百張、每股取得成本四 十五元、總金額為三.九六億元、透過這一次認股弘鼎創投共持有巧 新科技六.一八%的股權,成為巧新的第二大股東。
巧新目前最大股東為英屬開曼群島商台灣特別機會基金持股二五.四 五%、佑華營造二.六五%、台灣工銀一.七八%、上櫃公司金洲海 洋科技一.四一%,董事長為楊潮鈺(佑華營造法人代表)、總經理 為李明和,雖然從上半年財報來看每股稅後盈餘才0.六元,不過未 上市盤價卻高達四二元,而這一次的現增高達四十五元更是高於目前 的未上市盤價。
對於獲利與高價現增不成比例,法人表示,「汽車」、「鋁合金」是 當紅產業,看好巧新在這個兩個領域已經具有領先技術,應該是聯電 投資的重要原因。
從巧新去年財報來看,去年上半年營收三.九一億元、稅前盈餘九百 萬元,每股稅後盈餘才0.一五元,在未上市股價屬於雞蛋水餃股; 不過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巧新的業績突飛猛進,去年全年營收衝高到 一五.一二億元、稅前盈餘一.五四億元、九四年全年每股稅後盈餘 達一.二四元,下半年業績衝得很快,巧新在未上市盤的價格也就衝 到目前的四十多元。 【摘錄工商A3版

四年後巧新要當輪圈一哥

巧新 2006/9/19
全球第三大鍛造輪圈廠的巧新科技,目前正辦理二億元的現金增資案 ,將由國內半導體大廠聯華電子認購多數的增資股。對此,巧新副總 經理黃聰榮昨晚表示,巧新今年六月已正式成為福特汽車重新遴選長 期供應商之一,且公司在持續進行二廠擴產,及覓地規劃三廠之後, 巧新於西元二○一○年可望擠下全球前兩大鍛造輪圈廠的美國ACO A及德國Otto Fuch ,成為全球鍛造輪圈廠的一哥。
聯電除了認購巧新此次的現金增資案外,也開始收購巧新已發行的既 有股份,因此,聯電未來持有巧新的股權,預估可達一成以上。
對此,巧新科技副總經理黃聰榮表示,巧新的主要產品,是以鍛造輪 圈與高爾夫球頭等產品為主。其中,鍛造輪圈比重約占九五%,巧新 上半年營收為九億七千萬元,比去年同期大幅成長一.四八倍,若依 下半年接單來看,今年營收可望遠高於去年營收十五億元的水準。
為求躋身於全球第一大鍛造輪圈廠,巧新目前正持續進行占地面積一 萬八千坪的第二廠擴產工程,預定今年底完成之後,巧新明年鍛造輪 圈產量,可由今年的八十萬至九十萬個,再提升至一百三十萬至一百 四十萬個以上;後年的產能,將再提高至二百萬個以上。
直至二○一○年,巧新第三廠的產能加入之後,其鍛造輪圈年產能可 達三百五十萬個以上,屆時,巧新可望擠下全球前兩大鍛造輪圈廠的 美國ACOA及德國Otto Fuch的市場排 【摘錄工商A3版

巧新擠進福特前13供應商

巧新 2005/12/29
全球第三大鍛造輪圈廠的巧新科技,昨(二十八)日與銀行團簽訂五 年期、金額十七億元的聯合授信案,將作為興建新廠與購置設備之用 。與會的巧新科技總經理李明和表示,福特汽車最近公布重新遴選的 全球前十三家供應商之中,巧新是台灣唯一上榜的福特供應商。巧新 預計明年六月會與福特先簽訂獨家長期供應合約,未來可望取代福特 現有供應商,位居全球鋁輪圈業一哥地位的美國鋁業(ACOA)的 地位。
李明和透露,福特汽車的全球供應商共有五萬家,但為執行「精實」 方案,福特預計淘汰一半的供應商,並於最近公布首波重新遴選的前 十三家供應商,巧新是台灣唯一列入供應商名單者。

李明和說,全球前兩大鍛造輪圈廠,分別為美國ACOA及德國Ot to Fuch。其中,ACOA的鋁輪圈年產量為四百五十萬個; 另Otto Fuch 約為三百萬個。不過,巧新位於雲林科技工 業區得新廠於明年五月投產,以及另行覓地興建新廠之後,巧新於二 ○○八年的鍛造輪圈產量,將由明年預估的一百三十萬個,逐年提高 至三百五十萬至三百七十萬個之間。尤其,巧新明年六月與福特先簽 訂獨家長期供應合約,加上全球前三大輪圈廠的市場版圖互有消長之 下,巧新有信心在二○○八年能一舉拿下全球第一大鍛造輪圈廠的寶 座。
對於此一聯貸案,李明和指出,可讓巧新的發展之路走得更穩健,該 公司今年營收目標約十五億元,是去年營收的二倍,預估明、後年的 產值,每年均可再成長一倍。 【摘錄工商A15版

巧新 搶當全球輪圈一哥 靠價格優勢及貼近市場

巧新 2005/12/29
搶當全球鋁輪圈一哥的撇步,巧新科技總經理李明和昨(二十八)日 接受專訪時強調,該公司靠著是以價格優勢,擴增日系、韓系及歐系 車廠的客戶群,以及前進大陸與泰國設廠,以爭取東南亞及中國大陸 的市場商機。
記者問:巧新如何在二○○八年前,躋身成為全球第一大鍛造輪圈廠?
李明和答:目前全球前兩大鍛造輪圈廠,分別為美國鋁業(ACOA )及德國Otto Fuch,與這兩家公司相較,巧新在品質與價 格上,都有其競爭優勢,尤其產品價格,比前述兩家業者便宜一成以 上,這是巧新爭取市場的最大利基。
問:巧新要爭取全球第一大鍛造輪圈廠,在全球的投資布局為何? 答:全球主要的汽車市場,包括美國、墨西哥、巴西、中國、泰國、 澳洲與德國等地,巧新未來會以就近供應組車廠為主,因此,在台灣 預計將砸下近五十億元,設立兩家新廠後,還準備在大陸華東地區以 及泰國等地設廠,以就近供應當地的往來客戶。
問:巧新原有高爾夫球桿頭與鍛造輪圈,為了爭取全球鍛造輪圈廠龍 頭,未來產品比重是否會調整?
答:巧新目前主力市場,以美國為主,但未來將逐步跨足歐洲市場。 為擴大鍛造輪圈的供應量,巧新明年會將鍛造輪圈的產品比重,由去 年的七成,提高至九五%;反之,高爾夫球桿頭,明年產品比重,則 由去年的三成,逐步降低至五%,以全力搶進全球鍛造輪圈商機。 【摘錄工商A15版

美三大車廠搶購鍛造鋁圈

巧新 2005/10/31
休旅車日益吞食轎車市場版圖,所需配備的高級鍛造鋁圈需求量節節 攀升,在市場供應吃緊下,美國通用、福特與克萊斯勒等三大汽車廠 為取得有限貨源,其採購代表密集近期抵台緊迫盯人,要求台灣唯一 OEM供應商─巧新科技加強供應,甚至赴現場督導生產進度,形成 汽車母廠壓低姿態請求零組件廠高抬貴手配合的罕見現象,巧新已積 極趕在明年第二季前,完成年產能規模達二百萬個鋁圈的第二期新廠 興建工程,藉以紓解龐大訂單壓力。
無獨有偶,國內另一家擁有鍛造鋁圈生產技術但專攻售後服務(AF )市場的富辰科技,現正積極申請TS 16949汽車體系品保認 證,預計在明年第三季通過,也已引起美國三大汽車廠的「覬覦」, 為多方取得供應源,其中一家業者已率先要求富辰為其打樣設計新款 休旅車用的鍛造鋁圈,如果測試無虞,訂單一下就是兩年二十五萬個 ,非富辰現有竹山廠區產能能負荷,公司已積極評估在現地或北部尋 找適當土地擴廠,新廠年產能規模至少在三十萬個以上。 【摘錄工商A11版

2022/10/10

投資存股筆記《廣達2382科技代工龍頭股》股利穩定發放, 股價穩健循環!

廣達在台灣建置新的廠區一定是兼顧製造與研發,尤其以研發為主,因此近期除了考量美中貿易戰,將輸美高階產品移回台灣製造,配合AI實驗室的研發需求,也要在台灣找適當地點設置,廣徵人才。

林百里強調,AI一定選最有商機的項目研發,智慧醫療、智慧製造、智慧家庭用消費品是現階段的重點。2019年雲端市場不會變化太大,仍是高成長的項目;現階段鎖定高階市場,將生產程序優化,鼓勵智慧製造。他強調,要力推人工智慧,做好機器手臂與人工比例的適當配置,也要有工程師寫出好的程式,做出好的管理。看好AI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相關個股筆記:
仁寶, 緯創, 廣達

前10大股東, 取自公司年報的公開資料:

心得:

  • 2022/10/16 股價 72.5, 美元升息且通膨, 需求放緩, 股價開始下跌, 但觀察月K線圖, K值低於10的時候適合長線布局, 跟國泰金這兩檔股票目前算是台股內很規律的個股, 一個金融龍頭一個是科技代工頭, 觀望

    讚! 拿下美國通用集團自駕車載電腦(ADAS Domain Controller)訂單,並且是與通用集團聯合開發,也就是所謂的JDM/ODM的模式,訂單時間4年、共計約1400萬套,預計將自2025年開始出貨,廣達平均每年訂單量都有350萬台左右。

  • 2022/01/07 股價 95.8, 高點, 觀望
  • 2021/04/01 股價 104, 波段最高點, 觀望
  • 2020/10/30 股價 72.1, 觀望
  • 2020/07/31 股價 81.8, 波段高點, 除權息前一交易日, 觀望
  • 2020/05/04 股價 64.1, 股災跌的都漲回來了, 觀望
  • 2020/03/30 股價 59.6, 廣達去年每股純益4.14元, 預計配發3.7元現金股利, 殖利率約6.2%, 觀望
  • 2020/03/19 股價 50.7, 股災大跌, 觀望
  • 2020/02/07 股價 63.2元, 廣達穩守兆元大關,2019 全年營收近 1.03 兆, 年增 0.2%表示跟去年差不多, 所以就要看營業利益率之類的, 才能知道獲利如何, 基本上廣達就是代工廠裡面相對技術與經營都不錯的穩健公司, 股價會大波段循環, 觀望!
  • 2019/08/29 股價 55.5元, 股價回來一點, 但仍貼息, 7/29的除息參考價58元, 觀望!
  • 2019/07/16 股價 61.9元, 股價波段高點, 觀望!
  • 2019/05/27 股價 55.6元, 股價波段低點, 觀望!
  • 2019/04/01 股價 58.4元, 之前買一點點, 就一直漲到現在, 廣達EPS 3.92元, 較2017年的3.73元略增, 擬配3.55元現金, 殖利率約6%, 觀望!
  • 2018/10/23 股價 48.00元, 股價處於低點! 可考慮布局, 歷年EPS與股利如下圖:

《電腦設備》廣達擁5G利器 外資喊價100元

2022/10/11 時報資訊 任珮云
廣達(2382)9月營收1207.47億元,月減8.4%、年增47%,連續第4個月營收在千億元之上;廣達今年第3季營收3820.76億元,季增41.3%、年增46.1%;累計今年前三季營收9543.24億元,年增20.7%。外資出具報告給予廣達「表現優於大盤」評等,12個月目標價為100元。

外資法人看好廣達雲端資料中心業務,受惠於5G產業起飛,該項業務也可望突顯長期表現及專業設計know-how。另外,廣達分散客戶策略亦為穩定的獲利表現加分。

在NB方面,廣達今年9月筆電出貨530萬,月增30萬台。9月營收月月減主要是因產品組合不同,其次則是9月筆電平均單價低於上個月所致。廣達今年第3季筆電出貨1560萬台,季增26%。

此外,根據工商時報報導,廣達拿下全球第五大汽車集團通用的自駕車載電腦JDM(共同開發)/ODM訂單,供應鏈指稱,廣達已經拿下美國通用集團自駕車載電腦(ADAS Domain Controller)訂單,並且是與通用集團聯合開發,也就是所謂的JDM/ODM的模式,訂單時間4年、共計約1400萬套,預計將自2025年開始出貨,廣達平均每年訂單量都有350萬台左右。以疫情前通用集團汽車年出貨量約770萬台,最近兩年因為疫情封城與半導體零組件缺料影響,年出貨量滑落至600萬~620萬台來看,相當於廣達在通用集團車載電腦的滲透率將達5成上下。

廣達Q4 NB出貨看保守,伺服器續看正向

MoneyDJ新聞 2022-10-12 11:27:13 記者 張以忠 報導
廣達(2382)基於第3季基期較高,且景氣不明朗,預期第4季NB出貨季減雙位數幅度,伺服器方面,目前出貨仍屬穩健,客戶需求持續,預期全年出貨雙位數成長目標不變。

廣達9月營收1207.46億元,月減8.43%、年增47.05%,NB出貨550萬台、月增50萬台,營收呈現月減,主因NB單價下滑,以及消費性電子出貨走弱所致,不過第3季NB出貨仍季增約26%。

展望後市,由於第3季基期較高,且景氣不明朗,目前能見度較低,預期第4季NB出貨季減雙位數幅度。

伺服器方面,儘管近期伺服器市場傳出雜音,包括企業資本支出趨於保守,使得品牌伺服器需求下修,以及資料中心方面,也傳出中國資料中心業者拉貨力道放緩訊息,不過廣達以北美資料中心客戶為主,且客戶分散,目前出貨較無受到影響,預期廣達下半年伺服器出貨將優於上半年,全年仍能達到目標的雙位數成長幅度。

2020年8月5日 《科技》大單加持 廣達穩坐全球筆電代工一哥

工商時報─記者翁毓嵐/台北報導
在各品牌廠拉貨力道強勁下,台系主要筆電代工廠在今年第二季出貨表現皆有較第一季大幅的彈升,提前衝上今年出貨高峰期。DIGITIMES Research並預期,台廠中,廣達將在受惠來自台、美、日客戶在Chromebook機款及中高階消費機款新品訂單大增下,進一步拉抬其出貨占比、穩居全球筆電代工一哥寶座。

在客戶急單挹注下,廣達今年第二季筆電出貨展現翻倍季增的強升力道、達1,450萬台高點,公司並看好第三季有來自Chromebook市場需求強勁,樂估第三季筆電出貨還將再較第二季增長。DIGITIMES Research認為,蘋果MacBook新品預計將自第三季底開始出貨,加上北美通路對MacBook舊機款的拉貨力道亦未減弱,預估其單季出貨量將較第二季有逾20萬台以上增長。另一方面,宏碁在第三季可望受惠日本教育標案大增,帶動其Chromebook機款出貨季增達2倍以上,加上其它美系品牌廠的Chromebook出貨也將在下半年增溫,皆將為廣達下半年的筆電出貨挹注相當動能。

至於在其它美系品牌廠部分,DIGITIMES Research預期包括惠普、戴爾繼在第二季受惠市場急性需求,提前進入拉貨高峰後,第三季都將出現季減走勢。相關台系代工廠包括英業達、仁寶及緯創,也皆在第二季筆電出貨量站高後,對第三季出貨量轉趨保守。其中,第二季出貨量高達1,250萬台的仁寶,預期第三季將出現至少1成以上的季減幅度。英業達第二季出貨則來到570萬台高點,預估第三季將回到過往正常旺季水平,但單季出貨量將降至500萬台以下。而第二季出貨量達520萬台的緯創,也估第三季將有5~10%的季減幅度。

2019-08-23 經濟日報 華碩、台灣大、廣達 再奪AI標案

記者謝艾莉、黃晶琳/台北報導
華碩、台灣大、廣達昨(22)日宣布再度攜手合作,取得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AI大數據計算主機建置案」,預計第4季完成,將擴增AI大數據計算能量,提升國家AI競爭力,未來要進軍全球市場。

華碩、台灣大、廣達去年組成台灣人工智慧A Team,完成建置「台灣杉二號」,打造台灣第一座國家級的AI雲端服務平台,2018年11月取得全球超級電腦Top500第20名、全球節能超級電腦Green500第10名佳績,是台灣史上最佳排名紀錄。

台灣大表示,全球AI雲端服務平台商機龐大,三方藉由台灣杉二號成功建置經驗,未來以AI國家隊陣容扮演建置AI雲端服務的重要推手,將國家自有的AI雲端軟體技術、伺服器與網路建置服務帶到全世界。

三方此次合作除了擴增台灣杉二號AI與大數據計算處理能量,並強化大數據運算分析、AI訓練與推論計算共通的資料管理平台服務,以滿足產業對AI技術應用需求。

台灣大指出,建置案預計第4季完成,可提供台灣自有的AI機器學習服務,加速各界運用AI相關工具、資源與應用開發。A Team將強化原有系統,並提供資料分析暨AI平台、高效能數據處理暨服務平台、高效能機器學習平台。

華碩、台灣大、廣達長期耕耘AI、雲端服務及資料中心領域,各展所長。此案華碩主要負責機器學習AI工具軟體平台開發,台灣大負責網路資安與資料中心機房規劃,廣達負責CPU/GPU計算主機及儲存設備平台建置。

台灣大積極從電信產業轉型為科技公司,富邦集團暨台灣大董事長蔡明忠期許,台灣大迎接5G商轉,要以科技創新為核心,並與AI結合,融入更多AI、物聯網等新科技。

2019/08/22 廣達再出手 投資日自駕車

工商時報 吳筱雯
廣達自駕車布局鴨子划水,繼與特斯拉合作之後,日本自駕車新創業者Tier IV宣布,廣達對其已投資約900萬美元,雙方將共同開發新款自駕車的心臟ECU(電子控制單元)。廣達董事長林百里積極推動AI,並制定智慧醫療、智慧移動與智慧製造,為廣達優先投入的三大AI領域,而自駕車正是屬於智慧移動的一環,不過,廣達甚少公開提及在自駕車領域的投入,市場上僅有先前曾傳出,廣達是蘋果曾經的自駕車開發專案的合作夥伴之一。

日本自駕車新創業者Tier IV日前宣布,廣達對其投資10億日圓、也就是約900萬美元,成為其延伸性A輪投資者,雙方將在負責管理自駕車駕駛功能(如轉向、發動機等)的ECU(電子控制單元)加強合作,並為Tier IV新款自駕車打造新的ECU參考模型。

事實上,在廣達掏錢投資Tier IV前,廣達已與Tier IV合作開發的ECU,已經實車上路測試過,這也是促成廣達投資Tier IV的契機。而在Tier IV之外,電動車大廠特斯拉也是廣達ECU的客戶之一。

Tier IV為日本新創業者,成立於2015年底,由日本東大教授加藤慎平所創立,成立目的之一便是將自駕車系統「解放」至所有人手中,讓大家都有機會參與研發,並因此與合作夥伴成立Autoware基金會,Tier IV也銷售預載自駕車系統Autoware的桌機與筆電,供各界購買。

Tier IV種子輪即已完成2,800萬美元融資,今年7月完成A輪融資,由保險公司損害保險日本興亞領投,其他投資者包括山葉機車母公司山葉發動機、日本電信業者大廠KDDI、大型土木測量軟體業者Aisan Technology等,共募集1.3億美元。

今年3月Tier IV與Aisan Technology共同打造的自駕車原型機,已經在日本郵便的新東京郵便局,內完成Level 4的自駕車實驗,行駛約1.5公里,日本郵便希望藉由此實驗,早日完成以無人車載送郵件的計畫。

2019-08-14 聯合報 廣達產能回台 「準備好了」

記者蕭君暉/台北報導
美中貿易戰新一輪加徵百分之十關稅將要來臨,四大筆電代工廠已經準備好短期因應措施,將全面改從台灣出貨,若關稅上升至百分之二十五,長期措施將遷移部分產能至東南亞,至於上升成本問題,短期將由客戶負擔。

廣達董事長林百里昨天表示,「我一向謹慎,都準備好了」,之前輸美產品在台灣生產已經半年了,他比喻廣達就像是開飯店的,客人要點什麼菜都可以,客戶想要在台灣生產,客人的決定就是我們的決定。林百里說,美國占廣達全部產品的三分之一,筆電從大陸輸美若增加百分之十關稅,對消費品來說是很大的成本,一定要想辦法解決這樣的問題。他指出,長期來說,東南亞設廠已經評估了,但要等客人決定,一聲令下就可以運作。廣達之前已經向中環購買新的林口廠擴產,來生產伺服器等高單價產品;另外,廣達總部旁仍有一塊三千坪大的停車場,一旦有需要也可以建廠因應。因應下半年旺季,廣達第三季筆電出貨將季增百分之○至五,伺服器出貨全年仍是兩位數成長。

仁寶總經理翁宗斌昨天表示,因應百分之十關稅,客戶要求將筆電產能移回台灣桃園平鎮廠,八月開始小量出貨到美國,至年底會一直往上增加,由於台灣的研發與工程師資源都還在,短期從台灣出貨至美國比較有優勢。長期來說,翁宗斌說,美國約占仁寶PC三到四成比重,「仁寶已經準備好了,一切都看客戶」。今年底仁寶越南廠就會開始量產個人電腦(PC)產品,因為越南在工資比較有優勢,但仁寶在台灣與越南都可以生產,至於增加的生產成本?他強調,毛利率都已經是「保一總隊了,還要怎麼樣。」由於品牌廠商第二季提前拉貨,仁寶第三季PC產品出貨將個位數季減,非PC產品仍將季增兩位數,至於第四季PC產品進入旺季,出貨量則會雙位數成長。

英業達表示,該公司桃園廠之前就有產能,並占整體筆電產能的百分之十,因應貿易戰可以提升到百分之三十,預期未來幾個月都會移轉產能;至於智慧裝置產品部分產能,則移到馬來西亞生產。

緯創則表示,之前已經把部分筆電產能移到新竹,且陸續擴增產線,若因為百分之十關稅而遷移生產線,成本反而比較高;由於已提前調整產線,足以因應所需,對第三季景氣審慎樂觀。

2019-03-28 經濟日報 廣達擬配3.55元 殖利率6%

記者蕭君暉/台北報導

廣達(2382)昨(28)日公布去年全年稅後純益達151.18億元,年增5.22%,每股純益3.92元,較2017年的3.73元略增。廣達擬配發3.55元現金股利,現金殖利率約6.22%。廣達去年前三季稅後純益109.78億元,以此計算,去年第4季稅後純益為41.4億元,季減12.06%,年增14.96%,單季每股純益1.07元,較去年第3季的1.22元衰退,但較2017年同期0.93元增長。

廣達宣布,將配發3.55元現金股利,盈餘配發率90.56%,以昨天收盤價57元計算,現金殖利率約6.22%。廣達2月營收達628.62億元,月減26%,年減2.2%,廣達表示,2月筆電出貨190萬台,較1月的260萬台衰退,但與去年同期差不多,預期3月業績將恢復正常,因為是季底鋪貨效應。廣達預估,第1季筆電出貨量季減20%至25%,進入淡季。

廣達去年全年營收1.02兆元,年增0.5%,毛利率4.27%,年減0.2個百分點,營業利益率1.39%,年減0.33個百分點。去年第4季營收3,166.05億元,季增12.23%,年增12.38%,毛利率4.1%,季減0.29個百分點,年減0.1個百分點,營業利益率1.42%,季減0.15個百分點,年減0.9個百分點。展望今年,廣達董事長林百里先前表示,廣達成立逾30年、是壯年的公司,去年業績超過1兆元,順利達陣。

2018-10-23 經濟日報 廣達今年EPS 挑戰4元

記者謝艾莉/台北報導
廣達(2382)受惠蘋果高階筆電邁入大量出貨期,加上蘋果Apple Watch熱賣,又有伺服器業務護體,法人看好該公司第3季每股純益可望超過1元,攀上四季來高點,全年每股純益有望挑戰4元,創近三年新高。 廣達向來不評論法人預估的財務數字。法人指出,以廣達第3季NB出貨990萬台、伺服器出貨58萬台估算,廣達第3季毛利率將來到4.5%,優於第2季,為近五季來最佳;單季營益率估達1.6%,明顯優於第2季的1.16%,為近四季高點。

法人樂觀預期,廣達第3季每股純益可望超過1元,全年每股純益挑戰4元,為近三年新高。廣達9月營收為931.8億元,月減6.1%、年減5.8%,為今年次高;第3季營收為2,821.52 億元,季增35.5%、年增 2.1%,為歷史同期次高;前九月營收為7,113億元,年減3.8%。廣達9月NB出貨量為350萬台,月增2.9%、年減16.6%;第3季NB出貨量為990萬台,季增7.6%、年減13.9%。市場預估,受惠於近期新台幣貶值,廣達可望有可觀的業外匯兌收益;第4季進入電子業傳統旺季,營運持續看俏。

廣達董事長林百里看好AI在智慧製造、醫療、城市、企業端和交通等五大領域應用。面對AI應用迅速成長,林百里指出,過去研發是為18個月後準備,現在已拉長30多個月,提前布局三年後的AI市場,對於AI布局志在必得。 林百里認為,繼工業革命、數位革命後,AI將會是最後一波革命,「革命會造福人,但也會讓部分的人失去競爭力」。

研究報告顯示,十年後有三成工作將被AI取代,雖然會產生社會問題,但這些問題還是得交給政府解決,目前廣達部分產線已有八成由機器取代,就連機器手臂廣達都是自己做。林百里強調,AI的商業模式與過去完全不同,而且AI是全面性的整體解決方案,發展模式與過去NB代工模式不同。廣達昨日收47.75元,下跌0.15元。

2018-10-23 科技網-廣達打算將更多產品生產線轉移回台 / 廣達傳將大舉購置廠房 生產線回流連鎖效應引爆

李立達
美中貿易戰延燒,製造業加快分散風險的腳步,業界傳出NB與伺服器重量級廠商廣達將在台灣擴大生產線,不僅將部分伺服器產能移回林口總部對面的廠房,近期更傳出廣達計劃外購廠區,目標面積達2萬坪,相當於8座足球場大小。廣達獵地動作引起業界側目,預估台灣工業用地價格將進一步上揚。

廣達位於華亞科學園區的研發總部對面原本已有林口廠,面積約1萬坪,目前僅提供少部分產品試產及關係企業使用,在美中貿易戰後,已開始架設伺服器生產線。讓業界感到驚訝的是,廣達除手中已有1萬坪的廠房外,還積極尋覓更多廠房,外傳將再找2萬坪面積廠房,目前廣達僅有出貨至美國的伺服器會受到加徵關稅影響,NB與其他消費性電子尚未被波及,如今廣達提前獵地,可能代表廣達會將更多產品生產線轉移回台,不僅將帶動工業地價,更將引爆搶工大戰。

對於將另購廠房土地消息,廣達表示,仍屬規劃階段,由於客戶對於美中貿易戰發展有疑慮,必須先行規劃,然土地大小與實際購入狀況尚未確定。近期台廠持續在台擴大生產線,除了看好台灣勞工品質與效率的優勢,大陸製造環境轉變更是主要推手,由於大陸工資持續上漲,加上沿海土地取得不易,製造業不斷被迫西進,然加計運費,製造成本卻更高。

以重慶為例,NB代工廠廣達、仁寶、英業達、緯創已全數到齊,歷經10年迄今,當地建立的NB供應鏈仍不完整,零組件設廠重慶的比重仍偏低,即使是西進,多數也以租廠為主,而非購地設廠,主因當地政府補貼運費是交由品牌或ODM廠,零組件廠必須分擔遷廠成本與風險,以NB產品的低毛利結構並不划算。 大陸製造環境轉變,擴大台廠危機意識,金屬機殼大廠可成在台灣已增至3座廠,除了原本台南永康的仁愛廠及台南科技工業園區廠房之外,永康科技工業園區廠房也於2017年完工量產,台灣規劃產能倍增。至於NB軸承龍頭廠新日興在新北市樹林也已設置3座廠,最新的樹林三廠於2017年11月開始啟用。

美中貿易戰開打,讓台商回流速度如同開啟閘門般波濤洶湧,業者指出,美中貿易戰開打後,客戶要求供應商提出遷移廠區的評估報告,在7月美國開出2,000億美元的加徵關稅清單後,被列入的產品供應商,遷移廠區成為既定推動計畫,且持續加快,遷移幅度也擴大。由於美國2,000億美元加徵關稅的商品清單,伺服器與網通產業首當其衝,廣達、英業達、緯創、智邦、中磊等廠商都開始遷移大陸產能,除了緯創尚未表態外,其餘各廠都表示將回台擴大產線,其中,英業達已購置宏達電原本在桃園的廠區,廣達有林口廠房,智邦則表示,正洽談購置廠房事宜。

2018-10-20 經濟日報 蘋果推新品 廣達、大立光營運吃補

記者蕭君暉/台北報導
蘋果將在10月30日舉行今年第二場秋季新產品發表會,預料蘋果將推出低價版的MacBook或更新版的MacBook Air,以及兩款新的平板電腦iPad Pro。台廠供應鏈將受惠,鴻海除了是iPhone最大代工,還身兼iPad Pro和筆電組裝供應廠。iPad Pro上市有利和碩與仁寶,由於新款iPad首次採用Face ID,可望帶動大立光營收;另一家筆電代工廠廣達也是新機主要受益業者。

外電傳出,蘋果可能在發表會推出新款低價版MacBook,螢幕尺寸升級為13吋,支援指紋辨識(Touch ID),定價落在999美元,主打教育市場低價筆電。iPad Pro將有11吋和12.9吋兩款,採用四邊的窄邊框,首度搭載Face ID,改用USB Type-C介面。 法人指出,廣達與鴻海一直是蘋果筆電主力代工廠,比重通常為7比3,鴻海營收主力以新款iPhone為主,蘋果筆電新產品的受益程度以廣達較大。從iPad Pro產品來看,鴻海應該仍為高階12.9吋的主力代工廠,至於非高階產品則和碩與仁寶有機會分食。法人預估,新款iPad Pro對仁寶的營收貢獻度較大。

廣達9月營收為931.85億元,月減6.1%,年減5.8%。9月營收降低,主要是產品組合不同,廣達9月筆電出貨350萬台,較8月的340萬台成長。第3季筆電出貨990萬台,季增70萬台,符合預期。展望第4季,廣達說,第4季有客戶高單價的筆電新產品要鋪貨,因此還不錯,但是歐美耶誕節銷售從11月下旬起跑,12月出貨會下滑,第4季筆電出貨量會較第3季小幅衰退。除筆電外,法人表示,蘋果第四代Apple Watch熱賣,主力供應商廣達產能供不應求,仁寶更將在11月加入供貨行列。

2022/09/14

理財存股筆記《遠東新 1402 台灣石化與化纖業龍頭股》兼具紡織、電信、不動產 開發

股價相對波動小的牛皮股, 因為是遠東集團的控股型股票, 由於交叉持股所以這檔股票也算是非常穩健, 長期以來沒有虧損的狀況, 只有賺多賺少的問題, 適合長期持有, 存股或作大波段!

遠東新 2021各業務佔營收比重為電信31%,化纖32%,紡織13%,石化16%,不動產開發 4%。

遠東新本業紡織生產基地橫跨美國、中國大陸、越南、台灣、日本、東南亞等地區, 在土地資產方面,遠東新主要集中於北部精華地段,現階段開發重點為「台北遠東通訊園區」

遠東新公司及子公司跨足不同領域的事業體,兼具石化、化纖、紡織、電信、不動產開發、投資及其他事業之業務範圍。
– (業內產品結構營收與佔比)
– (轉投資細目與佔比)

遠東新位於紡織業中上游:


心得:

  • 2022/09/14 股價 32.15, 今年上半年EPS 1.17元, 觀望
  • 2022/08/26 股價 31.7, 美國乾旱造成棉花價格走高,紡纖股利多, 觀望
  • 2022/08/24 股價 31.5, 增資轉投資的美國德州廠 Corpus Christi Polymers, LLC,金額 1088.36 萬美元、約新台幣 3.3 億元。Corpus Christi Polymers 是遠東新與墨西哥 Alpek S.A.B de C.V.、泰國 Indorama Ventures Holding LP 等 2 家廠商,於 2018 年 3 月在美國破產法院,共同標下 M&G 位在德州聖體市的資產,三家公司各持股 33%, 觀望
  • 2022/03/28 股價 29.65, 遠東新投資百億元建立越南上中下游一條龍產線,目前越南廠主要產項有聚合酯粒、短纖、針織布及成衣,今年會有長纖、加工絲、R-PET的產能開出,明年則會有持續擴充新的產項。遠東新已把越南視為除台灣、中國大陸之外,集團全球「第三大生產基地」。, 觀望
  • 2022/03/28 股價 30.1, 果然是定存股, 股價不會大幅上漲或下跌, 值得作為定存! 遠東新2021年財報,年成長20.12%,EPS 1.94元;董事會8日決議,將配發1.5元的現金股利,以遠東新8日股價收盤29.5元,現金殖利率5.08%。
  • 2021/07/30 股價 29.6, 上半年稅後純益62.3億元,年增68.9%,每股純益(EPS)1.25元, 未來將提供Amazon自有品牌服飾,也與全球瑜珈第一品牌Lululemon合作, 近期旗下產品也打入國際電動車鏈, 觀望
  • 2020/08/06 股價 26.15, 中華信評認為全球大規模封城以及商店關閉導致對下游紡織品和服裝的需求驟降,評估產業供應過剩情況可能還會進一步擴大,可能使遠東新世紀未來1至2年期間的獲利能力和現金流量大幅減弱。, 觀望
  • 2020/07/27 股價 26.0, 今(27)日進行除息,每股配發現金股利1.5元,除息參考價為27.7元,盤中跌幅逾5%,陷入貼息, 觀望
  • 2020/07/10 股價 28.9 ,遠東新(1402)公布6月營收170.14億,月增6.23%,年增-22.63%。前6個月累計營收1011.8億,年增下滑21.34%, 觀望
  • 2020/05/04 股價 25.5 , 遠東新去年EPS為2.15元,今年股息配發1.5元現金股利。遠東新是口罩原料不織布短纖棉產能全球最大供應商,在需求大前提下目前接單量已至7月, 觀望
  • 2020/03/20 股價 21.15, 股災大跌, 觀望
  • 2020/03/11 股價 27.1, 國際油價崩跌 石化與化纖兩大行業首當其衝, 瓶用酯粒大廠的遠東新說: 由於瓶用酯粒的原料來自乙二醇(EG)與純對苯二甲酸(PTA),但上述兩大原料行情與油價脫不了干係,跟跌機率大,一旦上游原料下跌,瓶用酯粒客戶多半縮手觀望,將是營運挑戰。順帶一提, 台塑化股價跌至80元附近, 持續觀望
  • 2020/02/14 股價 28.95, 產能轉移 遠東新提升越南、美國及台灣產線產能利用率: 中國大陸各廠生產線,自動化程度高,此次受疫情影響程度低。早在1月下旬,已開始將中國大陸的固聚酯粒、工業用紗及膠片的訂單,移轉到越南、美國及台灣生產。為分散風險、建立不同市場生產基地,遠東新於2018年初標下美國西維吉尼亞州廠及俄亥俄州研發基地,以及2018年底取得德州廠興建專案許可,並在2019年,收購位於美國俄亥俄州的綠色回收企業Phoenix T 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 LLC廠。觀望
  • 2019/09/06 股價 29.3, 觀望
  • 2019/08/15 股價 27.5, 貼息且波段低點, 觀望
  • 2019/07/19 除息後股價 31.5, 六月遠東新砸3億收購美企, 觀望

以下是遠東新1402的業務之主要內容及其營業比重:

投資集團內其他公司比例:

主要股東:

歷年股利

歷年股價與本益比

新聞:

.

《紡纖股》環保減廢題材夯 遠東新搶綠金撐紅盤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2022.09.14
受惠於環保減廢題材,遠東新(1402)近期股價沿5日線向上,無畏台股大盤今午盤仍重挫逾200點,遠東新仍漲逾1個百分點。該公司今年上半年EPS已經超過1元,來到1.17元,而8月新公布的營收維持高檔來到219.7億元,年增13.7%。在減廢成效上,遠東新每年減廢貢獻200億支PET瓶,足夠繞地球115圈。

遠東新今年上半年綠色產品營收達255億,約佔生產事業營收30%,佔生產事業營業利益逾40%。遠東新綠色事業,自1988年開始在台灣建廠,投資再生酯粒(RPET)逾30年,從台灣出發,已擴展全球其他各國的生產基地,包括美國、日本、中國。未來新增據點將包括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此外,遠東新與Coca Cola、伊藤園、7-eleven、FamilyMart、 AEON和姬路巿政府合作,在日本發展100% closed-loop商業模式。該模式,同時解決日本境內塑料垃圾問題,並確保遠東新&飲料公司原料的來源以及供給。2021年遠東新聚酯回收紗開始應用於高階性能車領域(德國馬牌輪胎),2022年遠東新與LanzaTech合作開發全球首創使用回收碳廢氣之布料。

遠東新2021年RPET(再生聚酯)產能為32.4萬噸,2025年預估為87萬噸,2030年目標為150萬噸,亦即2030年的RPET的產能將是目前的近4倍。

棉價走高 遠東新、南紡吃補

工商時報 李娟萍 2022.08.25
美國乾旱造成棉花價格走高,紡纖股遠東新(1402)、南紡(1440)有望受惠,24日股價雙雙上揚,遠東新股價終場上漲0.49%,收31.05元,南紡上漲1.35%,收在18.75元。

觀察三大法人動向部分,外資買超遠東新382張,投信買超1,155張,自營商賣超100張,合計買超1,437張。在南紡部分,外資買超201張,投信無著墨,自營商買超25張,合計買超226張。

美國最大棉花生產基地德州生產前景惡化,在基本面供給趨緊的狀況下,國際棉花價格應聲上漲,加上中國大陸工廠減產,近期棉花價格呈現高檔震盪狀態。

法人分析,棉花價格於2022年上半年一度大漲,自年初每磅112.6美分上漲至5月4日高點約158.02美分,漲幅達40.34%,主要是烏俄戰爭推升能源成本,加上天候異常,印度及美國德州產量減少。

惟5月開始市場對通膨擔憂加劇,加上終端服飾庫存增加,拖累棉花價格大幅修正至7月中旬的90.85美分,波段跌幅42.51%。

近期通膨擔憂消退,而美國德州乾旱高溫, 影響棉花生長,品質欠佳,產量大幅減少,再次推動棉花價格反彈回115.6美分,波段上漲27.24%,今年以檢累積上漲2.66%,年內價格波動較大。

儘管如此,由於終端市場持續處於庫存調整階段,需求不強,恐抑制棉花價格後續漲勢。不過,棉花一波反彈,有機會提振化纖價格表現,有助於維繫化纖廠營運及獲利表現。

惟目前終端市場的庫存正在進行調整,也將削弱化纖廠價格漲勢及訂單展望,鑑於短期間營運變數相對較多,法人對化纖族群後市看法中性。

遠東新美國布局穩步推進 再增資轉投資德州廠3億元

鉅亨網記者彭昱文 台北2022/08/24 21:34
紡織大廠遠東新 (1402-TW) 今 (24) 日公告,再增資轉投資的美國德州廠 Corpus Christi Polymers, LLC,金額 1088.36 萬美元、約新台幣 3.3 億元。

Corpus Christi Polymers 是遠東新與墨西哥 Alpek S.A.B de C.V.、泰國 Indorama Ventures Holding LP 等 2 家廠商,於 2018 年 3 月在美國破產法院,共同標下 M&G 位在德州聖體市的資產,三家公司各持股 33%。

而依照當時三方合作的計畫,遠東新將陸續增資德州廠,此次增資也是規劃之中,而遠東新在今年 1 月 26 日至 6 月 2 日,已增資 Corpus Christi Polymers 1058 萬美元。

而依照德州廠現階段進度,預計明年底、後年初才會開始貢獻營運,屆時可年產 110 萬噸的 PET,以及 150 萬噸的 PTA,遠東新將依照股權比重,取得約 37 萬噸 PET 產能以及 50 萬噸的 PTA 產能。

遠東新上半年EPS 1.17元

2022-08-15 23:43 經濟日報/ 記者
魏鑫陽/台北報導
遠東新(1402)昨(15)日公告第2季財報,第2季稅後純益30.79億元,年減12.4%,每股純益(EPS)0.62元;累計上半年稅後純益58.33億元,年減約6.3%,每股純益1.17元。法人預期,遠東新本季起營運動能轉強,下半年相對樂觀。

遠東新是全球唯一、從上游原料整合至下游終端產品應用之聚酯一貫廠(含原生與再生酯粒),也是全球前三大食品級再生PET製造商,在瓶用酯粒訂單滿載下,遠東新7月營收持續成長,下半年不看淡。

遠東新表示,2021年已回收超過200億支寶特瓶,回收瓶酯年產能為32.4萬噸。面對品牌客戶對永續材料日益漸增的需求,已在台灣、日本、大陸、越南、美國等地擴充瓶用酯粒、特別是回收瓶酯(R-PET)的產能。預計2025年時可以達87萬噸。

此外,遠東新也甫與台灣統一超商7-ELEVEN及統奕包裝合作,在北區推動「循環經濟資源回收機」,將民眾使用過的廢棄寶特瓶回收後,經遠東新獨家技術製成環保制服及其他商品回到7-ELEVEN門市。遠東新已設定2025年減少碳排放量20%、2030年減少40%,2050年達成淨零排放目標。

遠東新7月合併營收221.4億元,年增16.1%;前七月累計營收達1,548.1億元,年增15.7%。顯示遠東新下半年營運較上半年動能逐漸向上。遠東新指出,食品級再生PET已獨家供應國際水品牌Fiji Water,並為全球可口可樂、百事可樂、三得利、Asahi等知名品牌指定用料。而轉投資公司「遠東石塚」,於2019年與日本7-ELEVEN合作,成功架構永續循環生活圈,在東京都內350家門市進行寶特瓶回收,將回收的寶特瓶製成食品級再生PET,提供日本可口可樂製瓶廠充填飲料,再於7-ELEVEN門市上架,達成「100% PET Close Loop循環」。

紡織廠看越南:明年恢復榮景

工商時報 袁延壽 2022.08.03
「2022年越南西貢紡織及製衣工業展覽會」日前在胡志明市閉幕,包括遠東新(1402)、新纖(1409)、集盛(1455)、儒鴻(1476)等國內參展廠商接單金額,合計超過500萬美元。紡纖業者指出,目前越南的產線都已復工,產能利用率達八~九成,樂觀看待明年越南市場可恢復疫前榮景。

越南工商部統計資料顯示,去年越南紡織品及成衣出口實績達390億美元,年增11%。越南紡織服裝協會表示,今年前六月越南紡織成衣出口約220億美元,年增23%。

紡拓會表示,該展覽會為越南最具規模及知名度的紡織綜合展,2019年展出後,受疫情影響停辦兩年,今年恢復辦理展覽,有來自16個國家的278家廠商參展,展出規模為以往的三分之一,到訪人潮則絡繹不絕。

遠東新、新纖、紡拓會均指出,越南為台灣新南向政策推動的重點市場,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及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後的投資效應已顯現,未來可望吸引更多外資至越南投資,加以疫後越南成衣廠需進口「永續紡織品」以符合目前國際買主採購需求,這對近幾年積極發展以回收、循環經濟紡織產品的台灣紡纖廠會是一利多。

遠東新投資百億元建立越南上中下游一條龍產線,目前越南廠主要產項有聚合酯粒、短纖、針織布及成衣,今年會有長纖、加工絲、R-PET的產能開出,明年則會有持續擴充新的產項。遠東新已把越南視為除台灣、中國大陸之外,集團全球「第三大生產基地」。

看好越南市場,加上關稅優惠等因素,新纖已在越南投資自有加工絲產線,訂今年底動工,新建10~20條加工絲產線,預計年產能3萬噸;另外,回收寶特瓶片產線也會在第四季動工,年產能亦為3萬噸,新產線都預計在2024年投產。

遠東新2021年EPS 1.94元 將配發1.5元現金股利

18:04 2022/03/08 工商 袁延壽
受惠化纖產品價格上漲,遠東新(1402)公告2021年財報,稅後淨利96.85億元,年成長20.12%,EPS 1.94元。遠東新董事會8日決議,今年每股將配發1.5元的現金股利,以遠東新8日股價收盤29.5元,現金殖利率5.08%。

遠東新指出,化纖事業部佔營收及獲利比重達三成以上,是生產事業中最主要的獲利動能。而去年包括酯粒、加工絲等產品報價都上漲,是2021年獲利成長的主因之一。

目前,遠東新原生酯粒年產能達267萬噸,為全球第三大廠,環保趨勢下,遠東新持續擴充「再生酯粒(R-PET)」產能。遠東新R-PET產能已高居全球第二大廠,集團並計畫在台、美、日及東南亞,持續以併購及自建方式增加產能,遠東新指出,2021年,再生酯粒年產能約為65萬噸,計畫至2025年產能將提升至100萬噸。

對於2022年的營運前景,遠東新表示,全球品牌廠對環保產品的需求提升,而集團環保產品的比例每年都有提升,而且,每年都有新的研發創新運用在不同客戶,因此,今年的毛利、獲利能力應還會比去年提升。

遠東新指出,2022年除了再生酯粒續擴產能外,集團也發展出環保再生尼龍產品,並與Lululemon合作開發新品;且國際輪胎大廠Continental與遠東新聯名之R-PET輪胎產品也在今年開始出貨。

遠東新攜亞馬遜 打造綠色鏈

2021-07-30 03:13經濟日報 記者嚴雅芳/台北報導
遠東新(1402)昨(29)日股東會,由董事長徐旭東主持並宣布,該公司打入國際大廠供應鏈,將與全球電商龍頭亞馬遜(Amazon)共同打造綠色供應鏈,提供Amazon自有品牌服飾;也與全球瑜珈第一品牌Lululemon合作,躋身重要供應商,今年出貨量將倍增;近期旗下產品也打入國際電動車鏈,由合作廠商認證中。

徐旭東也宣布,未來兩年遠東新的資本支出會「很大」,在美、日、越都有繼續投資的計畫,此外,目前遠東新再生事業基地包括兩岸、日本及美國,未來將增加越南、菲律賓等生產據點,持續擴充全球產能。遠東新並在股東會上完成董監改選,徐旭東之子徐國安以亞泥代表人身份出任董事,遠東集團接班部署又跨一步。
徐旭東表示,遠東新在再生事業方面,除了將增加越南、菲律賓等生產據點,日本廠也即將進入第三期擴建,將增設產能10萬噸再生聚酯工廠,至2025年本公司全球再生聚酯產能將成長至86.5萬噸。

遠東新越南布局也已進入第二階段擴建,聚酯長纖、再生聚酯產能將陸續開出,此外,也正在興建美洲最大PTA與固聚酯粒一貫化廠,可望發揮區域產業鏈優勢。徐旭東說,未來有市場的地方,遠東新就會去投資,像是在美國蓋廠,即便人力成本高,但這是一個成熟且量大的市場,所以仍會積極投資。

除了服飾,遠東新也打入電動車鏈。遠東新副董事長席家宜表示,目前電動車全球占不到5%,2025年可能會成長到20%,呈現倍數增長,遠東新看好這個趨勢,正在發展其中的材料,包括在安全帶、安全氣囊、輪胎簾布等領域,都將扮演關鍵角色。

席家宜表示,遠東新在蘇州生產高值化尼龍6,6工業絲,近年切入車材市場,已有不少出貨,並持續加強研發。看好未來電動車、自駕車的材料需要更強,積極打入供應鏈也認證中。

展望下半年,席家宜認為,今年來看,歐美為首的先進國家產業爆發性需求明顯,產能利用率非常高,目前遠東新在越南的PET工廠仍是全能生產,預期今年營業額可望和2019年相當,淨利則應會比前年高出許多。

遠東新昨日公告半年報,上半年稅後純益62.3億元,年增68.9%,每股純益(EPS)1.25元;該公司也公告高階人事異動,包括化纖總部總經理由范欽智出任代總經理、紡織總部由李源珍出任代總經理,石化總部則新設營運長,由闕盟昌擔任石化總部PTA事業部營運長。

2020年5月3日 《紡纖股》遠東新外銷訂單看增

工商時報─袁延壽/台北報導
【時報-台北電】遠東新 (1402) 口罩原料不織布短纖棉產能全球最大供應商,在需求大前提下,目前接單量已至7月。防疫概念股持續受外資及法人關注,買盤已重啟,上周股價在24元及25.5元間進行緩步攻堅,上周五已放量突破此整理區間的頸線,股價收26元,並已站上所有短均線之上。短期的周線及季線趨勢已反轉,季線也可望開始止跌往上。加上9日KD值趨線走揚及量能增溫,有利短期股價往上。新開發的複合纖維,應用在口罩過濾,在疫情帶動下,澳洲、土耳其與歐盟等海外追加訂單龐大,近期可獲認證,外銷訂單已至7月。

2020/04/23 《紡纖股》遠東新深耕環保再生 化纖產品組合優化

時報資訊 任珮云
近年全球環保意識抬頭,國際大廠紛紛開始推出環保再生產品,遠東新(1402)再生酯粒(R-PET)近2年來持續透過併購和擴產增加總產能。法人預估化纖事業部的產品組合將逐年優化。遠東新去年EPS為2.15元,今年股息配發1.5元現金股利。

遠東新在2018年再生酯粒(R-PET)產能22.5萬噸,約當聚酯總產能的10%,為全球第二大再生酯粒廠商,而2019年6月遠東新宣布收購美國俄亥俄州的綠色回收企業Phoenix Technologies,其再生酯粒年產能3.6萬噸,已於同年7月開始運轉。2020年另規畫日本第二條年產能5萬噸的新線(預計第二季底投產)。至於東南亞的菲律賓有年產能1.8噸的新廠。

法人表示,雖近期有COVID-19疫情影響、東京奧運亦確定延後一年舉辦,然公司表示目前日本新線仍按計畫進行中。在全球環保意識抬頭下,國際大廠如Adidas宣示於2024年所有鞋類與服飾將100%使用再生聚酯纖維、可口可樂多年前即推出再生酯粒製作的寶特瓶、Nike目前75%的產品已包含再生原料,再生酯粒的需求逐年提升,亦拉抬與一般原生酯粒之間的價差。

2019-06-28 股東常會 遠東新去年獲利創新高 徐旭東:繼續布局全球開發

記者陳柔蓁/台北報導
遠東新(1402)108年度股東常會今(28)日在台北市國軍英雄館舉行,董事長徐旭東率領經營團隊出席,他在致詞時表示,去年是多年來營運表現最好的一年,目前PET CHIPS(酯粒)產能是世界前三名,REUSE、RECYCLE(再生回收)產能是世界第二,接下來集團繼續布局全球開發。

徐旭東說,遠東新是一個有9.1萬名股東的公司,其中外資代表超過22%,受世界級投資者青睞。徐旭東向股東報告公司生產、投資及土地開發等三大營運版圖績效及發展方向。

生產事業去年交出亮麗成績,遠東新研發基地與營運總部在台灣,在台灣打造橫跨上游石化、中游化纖、下游紡織的聚酯產業鏈,導入多項節約能源與智能化專案,未來持續深耕台灣、產業轉型契機。遠東新在科技管理上的研究發展、產能規劃,已配合國際品牌做到兩年後。遠東新製造「Bottle to Bottle」環保再生酯粒、「Bottle to Fiber」再生環保紗,以及「Bottle to Other Packaging」再生包裝材應用技術等,與國際品牌共同打造綠色供應鏈。

板橋Tpark內蓋豪宅 內壢廠轉型開發科學園區
此外,遠東新在台灣有57萬坪土地,主要集中在北部,現階段開發重點包括新北市板橋區的「台北遠東通訊園區」(Tpark)。去年亞馬遜雲端服務AWS進駐Tpark,今年Google也宣布於Tpark打造全新辦公園區,遠傳IDC大樓及第二棟研發大樓也坐落於Tpark,預計年底完成建築物工程,Tpark在國際大廠研發資源挹注下,將引進5000位科技人才。Tpark內規劃有高級住宅大樓,將進入銷售階段,總銷售坪數超過7千坪。另外,遠東新內壢紡織廠鄰近元智大學,將土地變更申請,打造第二座科技園區。

2019-06-03 美國製造再下一城 遠東新拿下回收瓶片廠

記者陳柔蓁/台北報導
美中貿戰開打後,美國製造成為顯學,遠東新(1402)今(3)日宣布,應在地客戶要求,收購位於美國俄亥俄州的綠色回收企業Phoenix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 LLC,年產能3.6萬噸,可就近供應當地回收瓶原料。遠東新繼去年併購原生固聚酯粒廠後,再策略性取得回收瓶粒產能。2018年初標下美國西維吉尼亞州廠及俄亥俄州研發基地,以及2018年底取得德州廠興建專案許可後最新的投資計劃。也是遠東新世紀在18個月內於美國建立的第3座營運基地。

遠東新介紹,Phoenix Technologies包含洗瓶、瓶片、造粒製程,產能為美國前三大,產品能做成瓶坯與包裝材料,該廠與國際日用、飲料瓶廠有穩定合約,且持續生產。目前美國、歐洲、日本可接受使用回收塑膠製寶特瓶和包材。遠東新為全球第二大綠色回收及全球第三大瓶用聚酯企業,自1988年起投入環保回收製程與產品開發,生產線位於台灣、日本與美國,總產能為世界第二大。

遠東新指出,全球永續發展的趨勢以及消費者環保意識的興起,國際品牌客戶針對運用環保回收原料,提出具體的永續目標與時程,各國政府也陸續立法要求企業增加再生原料比重,與設立回收管理機制。此次投資著眼於國際知名飲料與消費用品大廠的永續目標。同時彰顯本公司於環保永續與循環經濟的策略與企圖心,該廠並與西維吉尼亞州廠結合發揮綜效,提升產業競爭實力。